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O三章 如花昏迷不醒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醒啊。”

    谁在吵?谁在叫?

    好累啊!

    伍立文焦急地看着大夫,问:“大夫,这都三天了,这孩子药也灌了,怎么就不醒呢?”

    “她这病反反复复的,老夫也是第一次见,按说这热退了,应该就能醒过来,可她退了热没半天,就又发起热来。喝了药又退了热,如些反复,只能说明她这身体与常人不同。老夫再重新开个方子,你们再试试,要是明天还不醒,你们就另请高明吧。”

    “大夫,求求你救救我家如花啊,她才九岁啊。”柳氏早已哭肿了双眼,哭哑了噪子。

    “哎,不是老夫不救,实在是这种病况老夫也无从下手。你们再找几个大夫来瞧瞧吧。”

    伍立文红着眼,送了大夫出去。

    志勤和志学、志曦这几天也没再去学堂,请了假,一直守着如花。

    那一晚杀猪宴后,大家都吃的畅快,他们一家受到了全村人的感谢,那一晚他们都睡的很迟,只有如花早早的喝了药去睡了。

    第二天,他们早上没见如花起床来吃早饭,想着她要多睡会儿,于是,他们去了学堂,柳氏和如梅吩咐了李小喜,叫她不要去吵如花,等如花多睡会儿睡到自然醒了,就给她喝碗粥后吃了药。

    可是,午时柳氏和如梅从作坊回来吃午饭,李小喜说如花还睡着。

    柳氏和如梅这才去如花的屋子,想叫她先起来吃了饭后喝了药后再睡,可是,看到的就是如花昏迷不醒,整个人如泡在水中的一样,浑身烫的烧手。

    志勤突然说:“爹,咱们到县上给如花找大夫瞧瞧吧,就先去沈大夫那儿看看。”

    “行,孩子他娘,你给如花穿好衣服,用棉被包了,咱们带她去县上。”

    吩咐李强套了驴车,志勤背了如花出来,柳氏上车抱住如花,拿棉被给她包好,如梅和袁琦也跟上了驴车。

    志勤带着志学、志曦则上了另一辆驴车,由袁宏驾着车,两辆驴车往县里去。

    路过村口时,周氏和吴和邦他们都过来问,得知如花还是没醒来,大夫叫再找几个人去看看时,忙叫伍立文他们快点去县上,多找几个大夫去看看。

    先到了沈大夫的医馆,碰巧沈大夫有几个朋友来了,也同是大夫,沈大夫一看如花的样子,忙号了脉,又看了前面大夫给开的药方。

    “这方子很合适啊,怎么会一直不醒呢?”

    于是,沈大夫叫了其他几个人一起给如花号脉,几人都认为镇子上的大夫开的药方很对症。

    “这样,我们再开个药方,你们抓回去给如花喝,若是她还出现退了热又发热的情况,你们就把药停了,我们再想办法。”

    听沈大夫如此说,伍立文几人也只能应了,抓了药,带着如花回了家。

    回到家,煎了药,给如花灌了下去。

    如梅擦着如花额头上的汗,对柳氏说:“娘,上次梨儿姐发热,如花就是用酒给擦了,梨儿姐就不发热了,为何这次,我们给如花擦酒,她还是不退热呢?”

    苹儿和梨儿、杏儿、桔子都站在一边上,也都焦急地看着炕上躺着的如花。

    崔氏和周氏给如花擦着小手,周氏说:“再试试吧,我们再给如花擦些酒试试,还有那个羚羊角粉,也给如花喝点。”

    平儿和梨儿抱了酒过来,沾湿了帕子,和崔氏、周氏一起,给如花擦着身子,柳氏在一边上,流着泪,桔子和杏儿小声地劝着。

    次日,如花退了热,可还是没有醒过来。

    柳氏觉得整个人都不好了,她哭着抓住伍立文的手,说:“孩子爹,咱们去求菩萨吧,如花一定是被什么东西给迷住了,所以她才醒不过来。我去给菩萨磕头,我去求菩萨,求菩萨救救我们的如花。”

    伍立文抹了下眼睛,擦了泪,哽咽着说:“走,咱们带着如花去大相寺,求大师给如花念念经,求菩萨为如花免了这病痛。”

    李强套好了驴车,伍立文和柳氏带了如花,一家人都上了大相寺。

    知客僧认识伍立文等人,得知如花的事,便去禀告了了行大师,了行大师又去禀告了主持。

    如花被抱到了佛堂的大殿上,身下摆着几个蒲团,如花躺在上面,身上盖着一件袈裟,主持大师和一众佛门弟子,端正的盘膝而坐,手持佛珠,敲着木鱼,为如花诵经。

    伍立文和柳氏等人,规矩而虔诚的双手合十听着大师们诵经。

    半个时辰后,主持大师“阿弥陀佛,前尘往事,过眼云烟,善哉善哉。”

    起身,一众佛门弟子随着主持大师离开大殿,了行大师燃了三支香交给伍立文,伍立文和柳氏跪在佛像前,磕头叩拜,起身,将焚香交给了行大师,了行大师将焚香插在了香炉中。

    渺渺的青烟徐徐地飘荡着,浓重的檀香味渐渐地叫人的心神安定下来。

    了行大师带了伍立文,伍立文把如花抱到一间佛斋内,柳氏跟着进来,接过小沙弥送过来的温水,喂给如花喝了些下去。

    又是三日,如花睁开眼睛的时候,第一眼看到的是柳氏憔悴不堪的容颜,正在一旁歪着脑袋,打着瞌睡。

    如花想要伸手,却是浑身无力,喉咙就像是火烧一样,她很渴,很渴。

    “水,娘,我喝水,娘。”

    如花张着嘴,嗡嗡的耳朵里听到自己的声音都小的有如蚊子叫一样。

    可柳氏却猛地一抖,睁开眼睛,看到如花正望着她张着嘴,柳氏几乎是爬着冲到了如花身边。

    “如花,如花,你醒了?太好啊,如花。”

    “水。”

    “哦,娘给你倒。”

    柳氏咬牙跺了下脚,双脚还是麻的,她有些踉跄地走到桌子前,倒了一杯水,放在手边试了试。

    转身时,又跺了下脚,这才走到如花跟前,扶起她来,给她喂着喝水。

    “还要喝吗?”

    如花轻轻地“嗯”了一声。

    柳氏把如花放平在床上,又转身去倒了一杯水过来,就这样,连续喂了四杯水后,如花才摇头不喝了。

    “娘,这不是我的屋子。”如花微微清醒些时,打量了屋子,瞧着不是她的房间,便问柳氏。

    “如花,这里是大相寺的佛斋,是主持大师借给我们住的,你病了,一直不醒,看了好多大夫都没有办法,娘和你爹就带你来了这儿,求了大师们给你诵了三天的佛经,你就醒了,阿弥陀佛,是菩萨显灵了,菩萨保佑了你。”

    “娘,我醒来了,咱们就回家吧,这里我住不惯。”

    柳氏犹豫了一下,说:“如花,再等等吧,你这刚醒,要是,要是再睡了不醒来,那,那怎么好。听话,再住一天,明天,明天你要是好点了,咱们就回家。”

    “娘,我想回家,现在就走吧,你要是不放心,叫大师来看看,要是他们也说我能回家去,咱们就回,行不?”

    柳氏抵不过如花的恳求,只好去请了了行大师过来,了行大师带了一位医僧,正是去过大吴村的那位年长的医僧,给如花瞧了瞧,便说:“小施主醒过来就好,可以回家了。”

    如花轻轻的道了声谢,便闭了眼睛睡觉。

    柳氏叫来了伍立文,伍立文抱着如花,带着她出了大相寺,李强赶着驴车等在那儿,三人上了驴车。

    “赶慢点,如花睡着了。”

    “是,老爷。”

    伍立文摸了摸如花的额头,听着如花轻轻地呼吸声,这几天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回到家的如花,每天除了睡觉,就是喝药。

    每天来看如花的人也不少,有作坊里的,有村子上的,也有孟娘子、安掌柜、张掌柜他们,就连福惠居酒楼的刘掌柜听说了后,和白老板、许掌柜也来伍家,看望了如花。

    二婶婆也天天都来,来了看看如花,不敢多言语。

    碰巧这天颖州府的成季礼和秦单,还有一品酒楼的王掌柜带着伙计张小一也来了大吴村,得知如花病了的消息,也都急切地去看望如花。

    如花正好醒着,和王掌柜、成季礼他们说了会话,便被柳氏压着去睡了。

    如梅按照着以前的单子,给成季礼和王掌柜准备好了货物,不放心地又来问了如花,才知道又得加上二成的量才行,还得把新出的货品交给成季礼带回去,一部分是供给白靖轩的,一部分由丽人坊经销店找时机推出。

    彭田县和南柳镇的丽人坊自打推出了竹制的十二生肖和捕梦网、风铃后,极得人们的喜欢,尤其是如花讲给伙计,叫伙计讲给客人听的有关于捕梦网的故事,更是吸引了不少的人来买捕梦网。

    每一个人都会做梦,而每一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梦是好的,每个人都希望梦里的好事成真。

    因而,捕梦网大卖,许多人家都订了货,把这个捕梦网和十二生肖、风铃做为一项贵重的礼品来赠送亲朋。

    如花知道白靖轩那个店铺的捕梦网、十二生肖和风铃也会卖的好的,所以,不等白靖轩跟她说,她就叫成季礼带了不少货去颖州府,要是白靖轩去颖州府进货的话,也就可以随时给他供货了。

    如花这一病,她腊月初二的生日自然也就没有过,柳氏心上很是难过,想着志勤、如梅、如花三个,三个人的生辰都过的不顺,这让她心里不好受的同时,又促使她去了一趟大相寺。

    给菩萨上香,给家里的每一个孩子,包括伍立文,都求了一道平安符,借此来慰藉她不安的心。

    如花病病歪歪的半个多月了,还有十来天就要到年三十了,如花整日里呆在屋子里,已无聊的不行。

    这一天,太阳出来了,如花求了柳氏半天,才被允许出了屋子,在院子里转了两圈。

    如此,又是三天过去了,如花计划着给作坊的工作在大年二十九放假,正月初八上工,问了伍立文和柳氏、如梅的意见,他们都说照她的意思办。

    于是,如花叫了桔子和如梅,把丽人坊作坊的进出账都核对了一下,叫志勤和志学、志曦帮着把粉条加工作坊和镇上、县上的丽人坊、伍家铺子、仙粉店的账也核算了一遍,算出盈利后,如花要给作坊里的工人和铺子里的人发奖金。

    颖州府的账成季礼来时,就先算了一遍,如花看了后,就交待成季礼,回去后按她和成季礼定下的奖金,给铺子里的人发放,也是大年二十九放假,正月初八开张。

    如花算了一会儿账后,初步地把发放的奖金定了下来,看看外面的天色,如花想出去透透气。

    央了志勤,志勤便带了如花,领着志学和志曦,一起到村子里走了走。

    “大哥,咱们去咱家的地里瞧瞧吧。”

    如花说着,就往开垦出来的荒地走去,今年已下了三场雪了,冬小麦应该能在明年有个好收成。

    走了一半时,如花停下来,喘着气,志勤看了,便把她背了起来。

    如花身上穿的厚厚的,像个大圆球一样,可志勤背着她,一点都不显累的样子。

    如花就问:“大哥,你不觉得我重吗?”

    志勤笑着说:“你就是再重,大哥也能背得起你。”

    看过了种有冬小麦和蚕豆的这几亩地,如花指了下前面,说:“大哥,咱们去那个池塘那儿瞧瞧去,我一次都没去瞧过,听杨大山说,他们把池塘边也整个收拾了一番。”

    “行,咱们去瞧瞧。”

    志学和志曦撒腿就跑,跑在前面,不停地转身向着志勤和如花挥手,叫他们快一点。

    如花笑骂了一句:“像猴儿一样。”

    志勤也笑了,说:“别让他们听见,否则,你可又得被唠叨了。”

    如花嘿嘿地笑着,趴在志勤背上,觉得这样的日子很是幸福,她一点都不想去过前世的生活。

    背着如花来到池塘边上,如花从志勤背上下来,志勤扶着她,不让她再往前。

    如花看着这边的两个池塘,再瞧瞧那边那个据说是原来的大水池子,用来蓄水的。

    池塘上面已结了冰,如花找了块石头,扔下去,并没有砸破冰面。

    她又找了一块扁平的小石头,在冰上扔着旋子。

    志学和志曦见了,也学着如花扔着玩了起来。

    如花扔了一阵,觉得浑身有些热了,便和志勤绕着池塘边走了起来,转了有半圈的样子,如花突然蹲了下来。

    志勤以为她不舒服了,忙上前去看。

    “大哥,你瞧,那是不是池塘里的?”

    如花指着池塘的一角,问志勤,志勤看了过去,不知道如花说的是什么,就问:“什么东西?”

    如花说:“就是那个枯枝,你瞧瞧是不是长在池塘里的?还是飘在池塘面上的才冻在那儿的?”

    志勤看了看,说:“瞧不太清楚,结着冰,不知道是不是飘在上面才冻住的。”

    如花又看了几眼,有些失望,说:“就是瞧不清楚。”

    站了一会儿,志勤说:“走吧,别吹了风,又冻着。”

    如花被志勤拉着,往回走,如花回头看了看那边的河,想了下,就叫着志学和志曦。

    “大哥,咱们去河面上看看去。”

    志学和志曦也跑过来了,听说要去河边,便又撒开腿,跑的欢快,如花不紧不慢地走着,志勤在一边一直跟着她。

    “如花,要是累了就跟大哥说,大哥再背你。”

    如花笑着,说:“好,回去的时候大哥背我。”

    “行啊。”志勤也笑了。

    两人走到河边上时,志学和志曦已在河面上溜起了冰。

    农村的孩子会玩的东西很多,像这种在冰面上溜冰,都滑的很溜。

    如花看着他们,也想上去滑一阵子,可看了看自己的靴子,如花摇了摇头。

    志勤看着志学和志曦,叫他们不要跑的太远。

    如花走到冰面上,一个劲地盯着冰面上看,看了好半天,引的志勤也不停地往下看。

    “如花,看啥呢?不就是河水冻成了冰吗?”

    “嗯,我在看,有没有鱼。”

    “鱼是有的,可冰都冻成这样了,鱼恐怕早跑了吧,再说,没冻成冰的时候,都没见人来河里捉过鱼,怕是这河水深,人们不敢捉鱼的,怕掉河里被卷走。”

    如花点了点头,说:“没有船,自然不能打捞,不过可以在河水较浅的地方去捉鱼,最好是用网。”

    “说起网来,我想起来,你上次不是叫大柱子从颖州府带了鱼网来了吗,你该不会是想着夏天来这河里网鱼吧。”

    “嗯,有这个打算,有鱼不捞,这河里的鱼就太多了,咱要把大鱼捞了,小鱼才能慢慢长大,要不然,优胜劣汰,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志勤看如花的小脸都有些红了,就叫了她,往回走。

    “出来的时间够久了,回吧。志学、志曦,走啦,要回去了。”

    志勤喊了志学和志曦,叫如花趴在他背上,志勤又背着如花往家的方向走。

    四个人回到家时,如梅从作坊里回来了,问他们去了哪里,四人说是去河边转了一圈。

    等到第二日的时候,如花叫二河把鱼网找了出来,叫了李强和袁宏,带着二河和志勤几个人,拿了铁铲和锄头,每人还都提着个木桶。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来到了河边上。

    ------题外话------

    感谢投月票给阳光的亲:chenwei1968、枕书待旦、88548945、wangyarong。

    有票票的亲别忘了投给阳光哟。

    国庆第二天,节日快乐!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