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9章 舅舅的陈年旧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舅舅就这样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郑云龙也是半个月之后才知道,舅舅在母亲和外婆这里搜刮了一点钱财,原来是母亲无意中说漏了嘴,父亲问她她就承认了,不过她的心里也很硬气,觉得这是自己儿子赚的钱,她当母亲的也能支配一些,这事儿也就让郑云龙知道了,郑云龙当然无所谓了,他也不可能为这点小钱去责怪母亲,他心里只是感到好笑,因为在他的记忆里,舅舅就是这样的人,他是非常的吝啬和小气巴拉,舅舅平时吝啬的小事太多,他也说不过来,也不想和老一辈去计较,不过他读高中时有一篇课文是关于对吝啬鬼葛朗台的描写,他那个时候就和母亲说舅舅就是葛朗台,记忆中外婆也经常骂舅舅说一泡屎尿都要夹回家才屙,都舍不得屙到坡上肥了别人家的田土。郑云龙不和舅舅计较,父亲却经常说舅舅吝啬,在郑云龙上辈子的记忆里,父亲年纪大一点的时候有点唠叨,经常在闲谈之中拿舅舅吝啬的事来挤兑母亲,故事讲了很多遍,以至于后来他一开头大家都知道故事的结尾,只不过他年纪大了大家也不和他计较,他说的两件事也确实让母亲尴尬,让她抬不起头也不好反驳,因为那都是舅舅吝啬得不讲一点人情世故的事:这都是上一世发生的故事,这一世注定不会再发生了,第一件是郑云龙当年跟着小姨妈他们村一个包工头在外面打工,时间应该是1989年底,那时候在建筑队上一天也才6块钱,当时还有郑云龙的患难兄弟吴文武,北方上冻的时候没办法工作了,两人回家的时候也没有领完所有的工资,因为建筑队上平时都是借支,到年底才统一算账,算账剩下的钱是小姨妈去领的,两个人一共有500多块钱,那时候舅舅闲暇的时候做点中药材生意,就是往他熟悉的几家中药店卖药,卖的几种药都是小姨妈给他发过来的,因为冀省安国县有一个中药材市场,有几种药当地的价格和川省这边还是有一定的差价,小姨妈发药过来的目的就是让舅舅赚一点差价,她也发过很多次,有时候她自己也贴个两三百块钱货款寄回来,就当是孝敬生活在舅舅家里的外婆了。这一次小姨妈发药就动用了郑云龙他们这500多块钱,不过小姨妈写信说清楚了的,叫舅舅卖药之后把钱拿给郑云龙他们,小姨妈同时也给郑云龙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了那个钱的情况,于是母亲就拿着信找到她的哥哥去要钱,500多块钱在80年代末还是不算少,舅舅想吞掉这几百块钱,就对母亲说小姨妈寄回来的药没卖掉,烂了,他扔掉了,郑云龙的母亲当时有点生气,就问他扔到哪里了,舅舅就往水田的中间一指说扔水田里了,他知道郑云龙的母亲怕冷,大冬天的也不可能到水田里去捞,这事儿最后就是不了了之,母亲只能生闷气,谁叫那是她娘家的哥哥呢,所以父亲拿这事儿挤兑她她也没办法吭声。另一件事发生在1996年,有一次父亲和母亲去舅舅家看外婆,碰上舅舅家正在出售小猪苗,父亲看小猪苗还可以,就想买两只回家里养,只是身上的钱没带够,就差了舅舅40块钱的账,说过一段时间给舅舅家送过来,舅舅不放心,才过了三天就到郑云龙家里去收账,家里确实也没钱,父亲说就拿一双军用大头皮鞋抵账,那双皮鞋是弟弟从部队退伍时带回来的,全新的,弟弟当兵的地方在兰州以北200多公里,冬天会冷到零下十几度,部队所发的大头皮鞋,保暖性还是很强的,而且质量也很好,舅舅检查了很久,说集市上卖的军用大头皮鞋才35块,这个皮鞋算40块他有点不划算,父亲听了之后有点生气,就去村里面关系比较好的人家借了40块钱给他,这个账本来就算了结了,应该也没什么故事发生了,可是过了三天舅舅又来了,他说集市上卖的军用大头皮鞋质量还是赶不上这个,他还是想要这个,母亲就把大头皮鞋给了舅舅,舅舅扔下一叠5块面额的钞票就走了,母亲原来没当着舅舅的面数钱本来就是觉得是她哥哥不好意思,等舅舅走了她才数钱,结果却只有7张,总共35块,舅舅就这样又赚了5块钱。只是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第二年冬天的时候,父亲和母亲已经搬家到了县城,二姨妈和二姨夫来县城看望他们,父亲看见二姨夫穿的大头皮鞋有点眼熟,就顺嘴问了一下,结果是在舅舅手里买的,因为质量比集市上卖的要好很多,二姨妈花了60块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