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20章 郑冬梅傍上大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孙报国和他的两个同学在孙精忠的陪同之下,在云龙精密工业公司机床事业部,前海光电科技公司研发部待了一整天,直到大家下班了才回到他们下榻的酒店,郑云龙这个时候已经休息了,流连在自己的温柔乡里,肯定没时间去见他们,他们在孙精忠的陪同下回酒店的过程中,一路都在回忆今天的所见所闻,同时也在商量着,结合在京城盘古科技的所见所闻,他们心里也打定了主意,准备接受郑云龙的条件,还有6个和他们条件差不多的同学,几个人也准备明天和他们联系,他们所有人同时接受郑云龙的条件,因为他们从这几个公司看到了国内的现状和未来,通过他们接触的高级技术人员,那些人的学历和留学经历也是他们的向往,他们都能够回来,那肯定是有原因的,虽然对方忙于工作,没和他们说多少话,但从对方的只言片语中,他们也有了他们自己的理解,国外从大环境来说,科研环境是要好一点,学成之后就业时职业选择要多一点,国外的收入也要高一点,但是对比郑云龙这几个公司,优势就不太明显了,国外的收入虽然高点,但是各种消费却高了不止一点,能够回到国内,哪怕收入稍微低一点,至少不用背井离乡,不用老是感觉和当地居民相比低人一等,这其实和打工人是一样的道理,如果能够在自己家乡挣1000的工资,就不会跑几千公里去挣1200的工资,就算他乡能够出到1500的工资,吸引力也没那么大,还有人口的迁移,世界各地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人居住?还不是百年前的政府腐败无能,人家坚船利炮的打到你的家门口,甚至跑到你的家里烧杀抢掠,自己都饱受着世界列强的欺辱,根本无力照顾自己的子民,子民们也只得逃离家园四处谋生,绝大部分人都经历了说不尽的苦难,好多人冤死他乡,大部分人成为其他国家的普通民众,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成功了,然后在外面发展壮大,在外面繁衍子孙,就有了流落全球各地的侨民,其中又有一部分人心系祖国,忘不了自己的根,当祖国有难时,他会出手支援,这就是爱国侨民。所以国家要想强大,民众要想幸福,政府的领路作用很重要,这和我们普通家庭的当家人是一样的道理,有的当家人只顾自己的面子和享受,让家里的孩子东奔西跑,干这干那,却没有多少事情是为家庭兴旺而做的,这在家庭中只能算是徒劳无功,这在政府里就叫劳民伤财,企业也是一样,郑云龙可不愿意让公司员工的劳动付出变得劳而无功,让公司的经营变得劳民伤财。作为公司领导者,他要让整个公司和所有员工都找到挣钱发财的路子。

    郑冬梅就找到了挣钱发财的路子,他的父亲郑大光去了张习民所管理的工程队,由于有一定的木工基础,半个月左右所有工作也就上手了,每天能够挣25块钱的工资,木工的工作大部分是在室内,受天气的影响不大,只要人勤快,每个月基本上都能满勤,郑大光就是每天都会上班,家里的经济有点亏空,还借了一点钱,他想努力工作,而有的人想法就不一样了,就像郑云龙的伯父郑大富,他是每逢星期日休息一天,他是自己主动休息的,休息日的那一天在家里喝点小酒。他说这样在干工作的时候有个盼头,不会觉得像以前在农村一样,总有做不完的农活。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也不一样,每个人有他自己的活法,郑冬梅的活法就不一样,她的母亲刘凤英去了小树苗幼儿园工作,她的小孩子也让她母亲带去了幼儿园,她们家在老村那边租了一个比较好的房子,房租也不高,对她们家来说还比较轻松,父母的安排是让她在家里做饭,但是父母中午都在各自的单位和工地吃饭,只有早晚会在家里吃饭,她就变得有点无所事事了,无所事事的她就只有瞎逛,这天逛到一个工厂的门口,看到一个招做饭工的广告,刚开始看觉得工资很低,每个月只有150块,有点不屑一顾,正准备转身离开,只听旁边的一个女人自顾自的说:“只做中午一顿饭工资就150块,按道理说不低了,可是谁只吃中午一顿饭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