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百六十二章 日月金涛耀华夏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时光芿苒,岁月如梭。

    时间的车轮来到永兴三十三年,也就是后世西历1693年。

    崇祯帝在崇祯三十三年的时候染病去世,在临终之前召见太子朱慈烺,如同多年前自己的兄长天启帝临终之前拉着自己那般模样。崇祯帝拉着太子朱慈烺的双手,用尽自己的力气,说道:“来!我儿当为尧舜!”

    随后崇祯帝当晚驾崩,葬于北京城以北的昌平。

    太子朱慈烺继位后,以永兴为年号,第一道诏令便是正式确定内阁主政制度,皇帝只掌管“君主权”,对朝臣有赏赐、册封、大赦的权力,并且有权对内阁重要决议进行封驳,但是却没有最终定夺之权。

    同时大明帝国皇帝的财政权也要与国家财政彻底分离,遍布大明各地的皇庄收益归于皇室,并且朝廷每年也会向皇室贴补部分钱粮,等等。

    可以说经过永兴帝朱慈烺这次对皇权的限制改革,大明帝国由此正式迈进君主立宪制的初级阶段,虽然皇帝手中依然保留了大量的权柄,但是已经处于内阁权力的控制架构之中,将“昏君”、“暴君”对国家的损害降到了最低。

    作为投桃报李之举,内阁首辅刘衍也以内阁的名义发布决议,定下内阁每五年一换届,每届不得整体连任,内阁首辅任期同样为五年,内阁首辅不得连任三届的规定。

    同时,刘衍还对内阁众人以及内阁首辅的权柄做出了诸多的限制,并且对大明律进行了整体编写,将大明律提升到了大明帝国宪法的高度,将内阁权柄置于大明律之下。

    经过刘衍与永兴帝的一番操作,大明帝国崭新的政治制度,也就是君主立宪制正式形成,并且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至于内阁首辅刘衍,因为其卓越的贡献,以及无与伦比的巨大功绩,被永兴帝下诏任命为“终身内阁首辅”,不在内阁首辅不得连任三届的规则限制之内。www.

    对此,刘衍也是欣然接受,倒不是刘衍贪图权柄,而是此时君主立宪制刚刚形成,大明帝国上下还有许多所谓的“保皇派”存在,在这些人的眼中,即便是永兴帝自己也主张限制皇权,他们依然要振臂呐喊,呼喊着皇权至高无上。

    所以刘衍要继续待在内阁首辅的位置上,以确保君主立宪制度正常运转下去,并且开始着手清除朝中上下的所谓保皇派,以免自己一旦离开内阁首辅的位置,就会出现“人亡政息”的局面。

    于是刘衍这个内阁首辅一干就是三十多年,直到此时永兴三十三年,已经八十岁高寿的刘衍辞官离京,此时妻子王芸禾已经去世七年多,尚善、若水也已经去世五、六年了,此时的刘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在辞别了永兴帝之后,乘坐马车,在大批国防军精锐铁骑的护卫下,从东直门出城,一路朝着山东方向前去。

    如今儿子刘盛已经成为朝中柱石,接替刘衍成为此时的大明内阁首辅,并且已经第二次连任,大明帝国在刘盛的手中欣欣向荣。

    而刘衍的四个孙子,如今也全都活跃在各界,其中长孙、次孙全部从军,长孙如今正率领大明南洋舰队的一个支舰队远征,一个月之前向朝廷发来军报,舰队已经抵达了南面的南洲,也就是后世的澳大利亚,现在估计正在南洲建立据点,为后续迁移人口、进驻军队做着准备。

    而次孙泽是陆军服役,现在已经是驻防加尔各答的总兵官了。

    早在永兴十一年的时候,大明帝国与英国再次爆发战争,明军从缅甸、乌斯藏都护府同时出兵,两路夹击冲进了印度境内,经过三年的血战,将英国人的势力彻底赶出了印度,自此印度也成为大明帝国的附庸。

    而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在经过明军的“改造”之后,也成为一个坚定的亲明政权,开始不断为大明帝国提供人力、军力的供应,并且成为大明帝国各种商货的倾销之地。

    刘衍的三孙目前是河南布政使,最小的孙子则成立了自己的商社,专门经营玻璃、丝绸、茶叶等货物的海外销售,如今已经是山东第一豪商。

    如今自己的儿孙如此争气,刘衍对于朝政、对于家族而言,也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了。

    此时的刘衍,只想着尽快回到山东,回到灵山卫去,再去看一看王家庄,看一看大盘堡城。

    刘衍的车驾一路南下,第一站便是济南府,而在济南府城以北,原本的铧山东村此时已经发展成了铧山县,熙熙攘攘的行人、操着各种口音的商贾络绎不绝,刘衍掀起车帘看了一会儿,心中的孤独感也消散了许多。

    很快车驾经过济南府城,在城南的一处墓地停下,这里掩埋的便是原山东巡抚颜继祖,此时颜继祖已经去世将近四十年了。

    刘衍下车,早有随从将各种贡品摆上,刘衍脸上也露出了悲伤的表情。

    这些年来自己身边的熟悉之人越来越少,不但陈新甲、王炆镇、田辉叙这些年纪较大的老部下早已不在了,就连许铭、陈勋、汪博等人,也已经不在人世。

    现在刘衍的老部下之中,也就是张义、苗绍、沈拓三人还在,其余众人都已经离开。

    “阁老,上车吧。”

    “嗯。”

    刘衍叹了一口气,上了马车,大队人马随即开始继续南下,在经过青州府城、莱州府之后,最终来到了灵山卫。

    当车马停在王家庄的时候,已经发展成县城的王家庄县内外顿时沸腾了起来,刘衍也忍不住掀起车帘看了起来,只见外面人山人海,这里的百姓、军将官员纷纷欢呼着,迎接刘衍的到来。

    在拥挤的人群之中,大队人马来到了万福油坊,如今这里已经是商务部的产业,刘衍坐在车上看去,恍惚间自己又来到了当年救下王芸禾的那天,脸上不由自主的挂上了笑容。

    当天晚上,刘衍的车马抵达了大盘堡。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