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33章 既是美酒,亦是美君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晋王对自己祖父的行动速度大吃一惊。

    即便是她,都没料到祖父在朝廷之中的渗透速度能有那么快。

    她和祖父一通信,将手上的积累合并在一起,这差不多是代表大晟王朝官方的五成力量。

    渗透三成,晋王想要在一处地方自立就已经易如反掌。

    渗透五成,只要军事政变做得足够出色,完全可以在无伤的情况下完成江山易主的壮举。

    渗透七成,晋王当上皇帝就只是时间问题,会源源不断有人主动投靠她,支持她,时机一到,就算父皇传位的人是汉王,也会有人把旨书篡改了。

    完全渗透,那么流血事件都不会发生,晋王的锦缎白袍就能染成金色的龙袍。

    但问题是,她晋王为什么要造反啊?

    晋王的核心诉求,最早可能是想要当个女帝,这样一来,谁也管不着她,谁也管不了她,她当个皇帝多潇洒,不光自己能过上开心的生活,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还能用皇帝的权力统统摆平。

    现在晋王的核心诉求,对皇位的渴望已经没有那么迫切了。

    她可以当女帝,但也可以不是女帝。

    只要她能迎娶陆成安当夫婿,就算是皇位让出来有何不可?

    她后面几轮模拟推演的野心之所以那么高,还不是有人想吃独食,疯狂抢人不说,还想断掉别人的念想。

    这就被迫让晋王走上夺嫡之路,毕竟当上了女帝才有话语权,才能有陆成安的独享权力。

    既然大家伙儿都逼到了这一步,那也怨不得晋王有上进心了。

    可现在的局势还没有到那一种地步,晋王也没有对权力渴望到想要颠覆父皇的统治。

    她真不至于当个反贼。

    有权、有实力就公然造反,那她晋王和长孙明又有什么差别,还不是被利欲熏心了!

    我晋王也是有拳拳报国之心怀,断然不可能成为此等狼子野心之辈。

    先试探一下父皇愿不愿意把陆成安放到她这边当将领。

    晋王自认自己还是很好说话的。

    【你给自己的祖父吴英修书一封,把你的立场阐明清楚,并斥责他的行为大逆不道。】

    【在信中,你还警告自己的祖父,如果不是血脉相连,看在血脉、以及您老人家的面子上,认为您还是忠心耿耿,为了大晟王朝的复兴而付出心血的忠臣。】

    【否则这些事情,她定然是会铁面无私地向父皇弹劾您的所作所为。】

    【你烧毁了吴英给你的书信,保持一切常态,继续笼络整个凉州军团对你的立场。】

    【你的祖父吴英无法参悟你的心意,不知道你到底想不想要这个大位,在局势不能明朗的情况下,他只能按照原有的既定计划,为你继续扩大影响力。】

    【正英帝将宫廷的护卫全权放给了陆成安来掌控。】

    【蒙古击破了在草原上生活的鲜卑族群,大量的鲜卑人不得不投靠凉州的慕容氏。】

    【慕容氏的首领慕容师对这些人赶尽杀绝。】

    【慕容家曾经是鲜卑王族,不过他们的祖上是因为草原混战中,不幸战败而不得不南投大晟。】

    【而这些在草原上被蒙古击破的鲜卑族,他们的祖上大多数都是当年发动政变、叛乱的鲜卑贵族。】

    【“尔等弑主之徒,岂能有生路可寻!”】

    【慕容师不接受鲜卑族归顺的行为,使得这些南逃的鲜卑族重新回到了草原上,耻辱地选择逢迎蒙古。】

    【晋王听闻此事勃然大怒,这些胡骑原先可以大大加强她的骑兵力量。】

    【因为在草原被灭亡的鲜卑王庭已经没有生路,既然要投靠大晟王朝,那么生计就只能依赖于凉州。】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胡骑为了活命、讨口饭吃,必然为大晟王朝拼命。】

    【可是慕容师暴虐的行为,断绝了这些鲜卑胡骑归顺大晟王朝的道路。】

    【慕容师对此没有过多的解释,他认为天理循环,报应不爽,如今既然有机会报仇,大丈夫岂可隐忍而为。】

    【晋王冷静下来,没有降罪在慕容师的头上,继续对凉州的其他将领进行安抚和拉拢。】

    【正英十年五月,齐王宣称魏王在江西的叛乱势不可挡,她仅仅只能做到延缓局面,迫切需要朝廷发兵驰援战场。】

    【正英帝立马拍案,派遣大将军吴英带着京营将士,亲自前往东南战区平定魏王之乱。】

    【吴英接到诏令,心里固然有些迟疑,但还是马不停蹄地就朝着前线的方向靠拢,在吴英离开京城以后,群臣对正英帝的立场上升了。】

    【正英帝以战事吃紧为理由,在天京府大肆扩军招兵,并且他从关中将陈济调遣过来,从宛城将王世真召回。】

    【以陆成安为新军统帅,陈济、王世真共事辅佐陆成安坐镇朝堂。】

    【正英十年六月,宣平、程和入仕。】

    【在宁王的授意下和扶持下,宣平、程和很快就在朝堂上崭露头角。】

    【时任右佥都御史的宣平劝诫正英帝废除丞相一位,常设内阁制度来治理天下大局。】

    【正英帝很快就同意了此事,但是他已经感受到朝堂之中,来自于晋王集团的威胁,故此重用了很多身世清白的官员为官。】

    【宁王思考再三,认为这是一个富贵险中求的大好机会,立刻找到了秦王,劝说对方率领日益式微的名门望族,成为朝堂之中节制晋王的重要基石。】

    【现在父皇非常需要这样的力量,所以他一定会对秦王的动作放任自流。】

    【“晋王势大,她若为皇,吾等王将不王,难免受其折辱。”】

    【“唇亡齿寒的道理,不可忘之!”】

    【宁王提出了交换条件。】

    【她可以尽可能地辅佐秦王,而在秦王得势以后,秦王也必须想尽办法,让她取得陆成安。】

    【这次秦王没有犹豫,果断地答应了宁王的请求。】

    【她已经见识到了自己这位亲妹妹的才能,而且她们的诉求在互相理解以后,已不再冲突。】

    【最重要的是,秦王逐渐意识到了世家大族只可利用不可偏信,而宁王与自己却是最牢不可破的联盟。】

    【无论怎么样,宁王对自己的威胁都是最低的人,而且她对人生的追求非常简单,自己也不可能成为阻碍对方的绊脚石。】

    【宁王将自己掌握的资源全部分享给了秦王。】

    【秦王因此实力大涨。】

    【正英十年七月,汉王结束了自己在河南的赈灾、治理、反贪的公务后,荣归故里,可她一回到京城就发现整个朝堂的气氛充满着诡异的氛围。】

    回家了。

    走在路上,看到的群臣,不是头顶着晋王的标签,就是头顶着秦王的标签,伶仃的人群中,偶尔有一两个正英帝和汉王的标签。

    一眨眼的功夫,我家被偷了?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