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95章 喧闹中的宁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原因无他,如果战争无法避免,做奴役的那一方,自然要比被奴役的那一方要好,前者起码能占据主动权。

    事实也证明,不过短短几十年的和平,大家也就是吃饱了百十年的样子,就能让许多人的大脑开始涌现出了圣母思维,各种关于善待生命的思潮开始泛滥。

    这足以说明地球这种环境下孵化出的物种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当奴役者比较好。

    毕竟大家都比较擅长作死。

    如果真的发展到宇宙文明那种程度,战争说不定是针对一整个星球生命的屠戮。

    当然这些事,都是夜深人静的时候,在乔泽脑子里晃个几圈而已。

    其实针对太远的事情,乔泽也没考虑那么多。

    他现在主要的注意力还是在蕴含量子模型上。

    虽然他已经准确的预测了引力子的存在,而且还设计出了一套方程用来描述蕴含引力子跟希格斯玻色子产生互动以及运动的方式,但依然没能补全整套蕴含量子理论的数学模型。

    目前来说,超螺旋代数已经为他的这套理论提供一种处理超对称性的数学框架,而超越几何学则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来理解和描述量子化的时空结构。

    但如何在非微扰框架内全面地构建和理解量子引力仍是一个开放问题。特别是在高能量或强引力场极限下,理论的非线性特征导致难以用超螺旋代数跟超越几何学来处理其中的复杂性。

    而且乔泽最终目的是希望能解决微、宏观统一的问题,那么就还需要解决广义相对论所预测的时空奇点问题。

    就目前来说超螺旋代数提供的超对称性和跟超越几何提供了一些解决路径,但如何在不牺牲理论一致性和物理可观测性的前提下彻底解决奇点问题,即便对于乔泽来说,依然是个巨大的挑战。

    再然后还有养活了无数伪科普人士的量子纠缠跟时空结构问题。

    虽然量子纠缠跟超距作用,并没有许多科普者说的那么诡异,完全可以用现有的理论来解释。但如果理论上来说,传递引力的蕴含引力子同样属于量子的一部分,也有着纠缠产生的超距作用。

    超越几何学虽然能为理解量子态的几何和拓扑提供新视角,但如何精确地将引力子纠缠与时空的量子几何结构联系起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同样是一个让人头大看着便头大的问题。

    最后则是暗物质跟暗能量了。

    虽然从没观测到,但哪怕是蕴含量子理论也无法解释目前可观测宇宙的质量远远不够的问题。所以如何精确地将量子纠缠与时空的量子几何结构联系起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动态相互作用,同样是个现阶段亟待却很难解决的难题。

    最最最重要的是,以前的研究多少还有前人的论文可以参考。

    但使用他研究出的这套工具来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还真就几乎没有任何有意义的参考,完全得靠脑力一点点去思考那些复杂的时空结构,并构想出相应的数学结构。

    这也是强如乔泽,前段时间都感觉到疲惫,不得不暂停这方面的研究,去解决了哥猜休息下大脑的原因。

    智力巅峰的挑战莫过于准备凭一己之力去解决这一系列的难题,最终将微、宏观统一在一个大框架之下。同时要让四种基本力实现统一。

    这个大框架不但要对微观世界做详细准确的描述,还要能解释清楚为何关于星系内绝大部分质量无法观测到的问题。

    毫不夸张的说,这绝对是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具挑战性的科学问题。正常来说,大概需要几代人的努力,看能不能触摸到这一系列问题的边缘。

    现在最多只能说已经触碰到了这个核心问题的边界。

    如果这一系列问题真能解决,更代表着科技的跃升。

    正如之前爱德华·威腾判断的那样,光是解决了引力子的问题,都可能根据这些理论发展出一系列的应用。比如引力能量转换装置,引力发动机等等……

    如果这一套框架真的被构建出来,大概离人类真正能离开地球去开发新的天地不远了。

    所以只能作为远景规划。

    乐观如乔泽也不敢肯定他这一辈子这能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

    他的目标是尽可能的推进这项工作的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尽量多开发一些可以用于研究这些问题的数学工具,哪怕他不能完全解决这个问题,起码也要留下足够多的知识遗产,交给下一代的人类去彻底解决这些问题。

    这一过程中对乔泽来说最快乐的事情,大概就是能解开诸多的谜题。

    比如爱德华·威腾跟同组的伙伴们根据他提供的模型跟方程,验证出了蕴含引力子的确存在,也让他脑海中微观世界的画面更为清晰跟具体,这就很让人快乐。

    所以在短暂的休息之后,解决了哥德巴赫猜想,发现黎曼猜想依然难以解决之后,他便将主要精力再次放到了针对这个问题的研究。

    其他诸如深海集群科研勘探系统,材料模型,又或者新元素的发现,不过是细枝末节,或者说是主线研究的副产品,只是调剂生活用的。

    毕竟乔泽已经渐渐能理解人的社会性。

    他想要无拘无束的做自己的研究,终究是需要人帮衬的。

    比如苏立行主持的立橙集团就是他的后路。

    在西林工大呆的不开心了,他随时可以在西林立橙办一家属于自家单位的研究所,继续这一类命题的研究。而且不会有任何影响。西林立橙的吸金能力足以保证他的研究一直进行下去。

    所以现在乔泽不介意花费一点点精力去做一些事情,让自己人之间的关系更为紧密。

    而且乔泽发现其实做这些事情并不需要耽误他多少时间。

    无非就是偶尔关心一下。

    各个研发中心的工程师们在豆豆的配合下,已经能很完美的完成任务。

    豆豆虽然搞科研是真不行,但做资源调配工作却展现出了极为强大的能力。

    尤其是对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掌控。

    乔泽觉得就算自己去做,都没法做得像豆豆那么好。

    最重要的是,豆豆具备先天优势,它制定的规则,所有人都默认是公平的。而且找人是真没用。

    在公平值几乎拉满,豆豆又舍得撒钱的情况下,足以把研究中心那些工程师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程度。不止如此,就是那些签了协议在研发中心帮忙的学生都迸发出极大的工作热情。

    因为只要做了事,又登记过,贡献点都会体现在系统上,且奖金跟补助都是不通过导师直接发到学生的个人账户上。起码在小范围内算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多劳多得。

    之所以是小范围,主要现在也只有西林立橙打算引进豆豆这套系统。别的地方据说是有单位想引进的,但当知道人无法主动控制跟修改这套系统之后,便没下文了。

    当然,乔泽对于推行这套系统更没什么兴趣,更不会主动去推介别人使用。他很清楚想要其他单位真要推进这套系统会有多大的阻力。涉及到根本利益的技术哪怕再先进,没有一个合适的契机也根本不可能推进。

    但豆豆的魔爪或者说资源调配的影响力还是在慢慢扩展着。

    契机自然就是深海集群勘探系统的供应链。

    纳入了供应链的企业,相关产品产线上的员工都要纳入系统,工资系统不管,但额外奖金多少要根据生产效率,产品质量、良品率等等一系列指标进行分配。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大家过的都很充实。

    也包括豆豆,但有些事情总是会不合时宜的发生。

    谁也没有办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