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一章 李逍简直无法无天,可恶,咱亲自去看看!倭国插上大明旗!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家,你知道这路叫什么路吗?”

    老人家道:“你是外地来的吧?”

    朱元璋笑着点头:“是啊老人家,咱是外地来的,第一次来,真是稀奇。”

    “那你可算问对人了。”

    那老人家笑道:“这路叫柏油路,也叫沥青路,只有咱北平才有啊,这路好啊,拉货拉车,都不颠簸,咱们百姓啊,方便多啦。”

    朱元璋又问道:“老人家,这路是什么时候修的,你知道吗?”

    老人家笑道:“五年前只有东安县有,这几年全北平各地都在修路啦,差不多全通啦。就这段路啊,就是俺们村儿张二虎承包的,二虎以前种地穷的当当响,这路一修起来,那小子一下发了大财,在县城里买了大院子,还娶了三个婆娘。”

    听到这话,二虎就已经感觉不对劲了。

    这个张二虎,名字跟他一样就罢了。

    更奇怪的是.一个农户怎么能接下朝廷工程,修路赚钱?

    朱元璋脸色微妙,问道:“你说的这个张二虎,之前是农户?”

    老人家道:“对啊。”

    朱元璋诧异道:“一个农户如何能修路?”

    老人家笑道:“哎,说起来这张二虎胆子大啊。大明第一创业培训基地刚开,他就敢丢下手中的锄头去进修,学会了修路。真是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他现在发了大财,俺都后悔死了,早知道让俺儿子也去。现在想进去要求可高了,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朱元璋大惊道:“不可能吧,朝廷可是规定,农户不可经商,他怎可以经商?还能修路?”

    老人家道:“你还不知道吧,北平府早就取消了户籍,咱们所有老百姓,现在想干啥就干啥。”

    “什么?”

    朱元璋脸色有些发黑,道:“那农户除了能经商,能读书当官吗?”

    “当然可以。”

    那老者很是乐于交谈,耐心说道:“不但能读书,是必须读书,北平府规定啊,每个小孩到了六岁,毕竟进入学校,进行五年义务教育,全免费嘞,读书读得好啊,将来就能当官儿。”

    嘶!!

    朱元璋吸了口冷气。

    乱了套,完全乱了套!!

    这岂不是胡来吗??

    咱的确让李逍可以变法,可这也太过火了!

    朱元璋感觉有些头皮发麻,恨不得立马找到李逍,当面质问他为何要这么做!!

    朱元璋在明朝对户籍的管理十分重视。

    实行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来加强对百姓的调查和管理,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户籍制度。

    深感元末混乱无序的朱元璋,想出了一个能够让大明变得非常有秩序的方法,他把大明王朝的子民分成了不同的户籍。

    民户、军户、匠户、乐户.等等。

    每一个人有着自己专属的工作户籍。

    百姓一出生,就能干自己分内的事情,永远停留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生活,这样就能天下太平。

    既然都有了自己的分工,那么就不会出现太多的流民,而造成的元末乱世了。

    “可恶,这个李逍太大胆了,太放肆了。”

    “咱竟然五年都没想着来看一眼,这已经完全乱套了!”

    “现在大家想干啥干啥,那所有人岂不是都想去当官,都想去经商,谁还愿意种地啊!谁还愿意打仗啊?”

    “读书人本来就够多了,他还强制让所有人读书,侠以武犯禁,儒以文乱法!宋朝的例子还不够吗?读书人一多,天下就要乱!”

    “咱五年来好不容易将大明治理好了一些,他又要搞乱吗????连军户都没了,谁还打仗啊!”

    朱元璋差点被气晕了。

    还好旁边的二虎眼疾手快,将他扶住。

    二虎小声道:“黄老爷,军户应该不会取消.”

    朱元璋微微点头,心道,李逍应该不会取消军户,不然真的乱了,到时候北元打过来,都无还手之力.

    “好啦,俺还有事情,就不跟你多说了。”

    那老人家摆了摆手,举着拐杖离开了。

    路的两边,还有不少小摊小贩,正在卖一些瓜果蔬菜,那老人家显然是去买菜去了。

    二虎一看,前面有卖西瓜的,便扶着朱元璋道:“黄老爷,要不您在马车上歇息歇息,小的去买个西瓜给您解解渴?”

    “不用了,咱还没老,咱自己去看看。”

    朱元璋摆了摆手,随后走了过去。

    应该这是进入北平其中一个大道的缘故,这一路上有许多摊贩,摆着一种奇怪的小三轮车拉着瓜果售卖。

    朱元璋四处走动走了一会。

    在一个年龄二十七八岁年龄的年轻人面前停了下来。

    看到摆摊用的车很奇怪,朱元璋摸了一模,发现是铁质的。

    “你这是什么车啊?”

    朱元璋问道。

    “哦,你说这车啊,这是三轮车,拉货可好用了,城里就能买到,许多人来北平就是为了买一辆这三轮车,除了三轮车啊,还有自行车”

    这年轻人很是健谈,朱元璋一开口,他就说了好几句。

    “能否骑给咱看看?”

    朱元璋问道,他觉得有些唐突,又补了一句:“放心,等下买你几斤瓜。”

    “那行。”

    年轻人便起身,坐在三轮车上,骑了十几步远。

    随后又转悠了回来,笑道:“老人家,不止你一个人,许多第一次见的人都提出这个要求,俺都习惯了。”

    朱元璋又微微一笑,“这车真不错,拉货的确好用,居然用脚踩就能拉动,能让咱试试嘛?”

    朱元璋来了兴趣,想试一下这三轮车。

    “你试试。”

    年轻人让出了位置,道:“还好你是试这三轮车,若是自行车还真没法试。”

    朱元璋点头,随后上了三轮车。

    在年轻人的指导下,果然就踩了踩,就拉动了,起步有些费力,后面就省力多了。

    “好啊!这车好!百姓有这车,那可真是方便。”

    朱元璋下了车,还给了年轻人,问道:“这车多少银两?”

    年轻人笑道:“这车啊,有些贵,要八十两。”

    朱元璋一惊,指着车道:“八十两?你哪来这么多银两?”

    年轻人解释道:“嗨,这不是退伍后发了退伍金么,有二百多两银子呢,我想着不能坐吃山空啊,打算干些小买卖,就买了辆三轮车卖西瓜。”

    “对了。”

    年轻人笑道:“老人家,您买瓜嘛?”

    朱元璋道:“你这瓜保熟嘛?”

    年轻人哈哈笑道:“我李六江做生意讲实诚,能卖你生瓜蛋子啊?”

    朱元璋点了点头,准备掏银子。

    咦,不对!

    朱元璋突然反应过来,自己的问题还没问到。

    果然是年龄大了。

    转过头就将事情忘记了,他刚才要问的不是这个。

    朱元璋再次问道:“刚才咱问你哪来这么多银子买车,你咋说的,咱没听清。”

    年轻人无奈摇了摇头,耐心说道:“俺说啊,退伍金,买的车。”

    “退伍金?”

    朱元璋还是没听懂,再次问道:“什么是退伍金?”

    年轻人大声解释道:“退伍金啊,就是从军队退下来,发的一次性补助金。”

    “从军队退下来”

    朱元璋不可思议的问道:“你是军户??”

    年轻人摆了摆手:“啥军户不军户的,北平早就没了这个说法啦,没有军户,俺们就服了四年兵役,退伍有退伍金。”

    “军户.卖瓜”

    朱元璋万万没想到,李逍真是太过火了。

    别的户籍取消也就算了,现在军户都取消了!!

    当兵的去卖瓜?

    岂有此理,岂有此理啊!

    将来谁来打仗?

    敌人打过来怎么办?

    国将不国啊!!!

    “真他娘的混账!”

    朱元璋气的两眼一黑,晕了过去

    与此同时。

    一艘无比巨大的战船,正在海洋上乘风破浪!!

    此船极为壮观,五层甲板,船长达到了50多米,船宽约为16米,船高达到了14米。

    前部和后部都有楼阁式的建筑,雕刻精美的装饰品。

    尤其是船头的龙头和船尾的凤尾,非常华丽壮观。

    船体的外表覆盖着漆黑反光的铁板,用铜钉钉牢,在阳光下折射出庄重的气势!

    船上的船帆数量多达十几个,面积达到了五千多平方米,可以在风帆的帮助下,使得船体快速前行。

    值得一提的是,船体两侧还配备了大量的武器和航海工具,如大型火炮、罗盘、望远镜以保障航行的安全和顺利。

    船帆的最上方飘扬的,正是大明的旗帜。

    而这艘船,就是郑和花费五年功夫,造出来的第一手大明宝船。

    上面更是装备了,李逍在北平设立的武器研究所制造出来的大型火炮。

    “再行驶二十海里,应该就到倭国了。”

    此时,船舱之中,郑和手握着航海图说道。

    值得一提的事,李逍已经以国公的身份,赐给了马和郑姓,改名为郑和。

    船舱之中,除了郑和外,还有朱凝云、朱高煦、张武、朱能、张辅等人,张玉这次没带出来,留守北平。

    五年过去了,再次看汉王朱高煦更显高大魁梧!

    他肩膀宽阔,臂膀粗了一圈,皮肤黑了一些,下巴长出了一圈美髯胡,显得格外有男人味,以前稳重了许多。

    反观李逍和朱凝云,岁月仿佛在他们身上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依旧是那么年轻,郎才女貌,金童玉女般。

    李逍微微点头,道:“这个距离,恐怕已经进入倭国的领海,他们可能会派出军船拦截。”

    而朱凝云穿着五年前李逍给她设计的铠甲,英姿飒爽,尽显女将风范,道:“如此,我们就要小心行事了,这是我们大明海军的第一战,只可胜,不可败!”

    “好!”

    汉王朱高煦眼神一眯,龙威虎震,吩咐道:“张武、朱能、张辅,立刻让去让士兵们做好准备,随时进入作战状态。”

    “末将领命!”

    几人拱手,随后退出船舱,去作准备去了。

    “此番占领倭国,那些倭寇失去老巢,便可不攻自破,彻底解决倭寇之患,便可开海,打通海上丝绸之路,北平丝绸产量过高已经出现供过于求的现象,必须打通市场了。”

    李逍缓缓坐下,端起茶杯慢饮。

    “嗯,逍郎,你的决策,我们都坚信不疑,这五年来北平的翻天变化,我们都看在眼里。”

    “是啊姐夫,起初我还担心你把北平搞垮了呢,现在看来,弟弟多心了,姐夫你说啥,弟弟都全力支持。”

    朱凝云和朱高煦两人微微一笑,也纷纷坐下,看着桌面上倭寇的沙盘图,开始思忖如何作战。

    原来,这次李逍并非是逃了。

    而是带着大船打算攻打倭国。

    因为想要开海,必须要除掉盘踞在海洋上的倭寇。

    但倭寇太多,茫茫大海根本无法根除。

    李逍索性决定,直接将倭国给占了,将大明旗插在倭国的领土上,那些倭寇不可能永远飘在海上,必须要上岸。

    一旦上岸,那就是歼灭那些倭寇的好机会,顺便也将这倭国,变成大明的领土。

    不多时,外面传来“嘟嘟嘟——”警戒的汽笛声音。

    “永乐公、汉王,永安郡主,现有一艘军船拦截我们。”

    张辅匆忙跑来汇报。

    “走,去看看。”

    几人纷纷出了船舱,来到甲板。

    “哪有船?”

    朱高煦走出甲板后四处观望。

    随后一愣,根本没看到啊。

    张辅解释道,“对方船太矮了,要低头看。”

    “哦”

    几人走到船边,低头看去,果然看到一艘小小的军船。

    因为船太矮小,导致第一时间居然没看到。

    那船上插着一杆旗帜,白底中间有个红色的圆圈。

    船上一个穿着黑色武士铠甲的将军,他指着大明宝船,大喊:“八格牙路,船を倭国の海域から速力で出してください!!”

    众人:“????”

    朱高煦看向李逍道:“姐夫,这个人叽里呱啦的说啥。”

    李逍当然也听不懂啊。

    但他的耳朵上挂了一个,系统出品的能自动翻译各种语言的耳机。

    耳机立马就将话给完全翻译了过来,传递到李逍的耳朵里。

    听完后,李逍翻译道:“他说:混蛋,请你们将船,速速驶离我倭国的海域。”

    “哦这么嚣张啊.居然叫我们混蛋?”

    朱高煦嘿嘿一笑,随后看向那艘小船,无语笑道:“真是不自量力,来人给我将大炮对准咯开炮!!!”

    轰隆!

    轰隆!

    轰隆!

    一声声巨响,在众人耳朵中响起,震耳欲聋。

    响彻云霄!!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