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章:朱元璋勃然大怒!李逍那臭小子跑路了?【求订阅,求全订!】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说李逍还是能工巧匠,这木盒子的确精致。”

    朱元璋按照提示,摇动了把手。

    里面传来粤语歌曲祝寿歌的纯音乐版本,开头就是敲锣打鼓,带着喜庆:

    恭喜你,恭喜你,恭祝你老如柏松,少若芝兰,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年年都有今日,岁岁都有今朝.

    听到这喜庆的音乐,朱元璋忍不住夸赞道:“这李逍的确让人吃惊,居然将奏乐放在这小小的盒子里,随时可听,哈哈,有意思!按照李逍技艺会不断提升的想法,以后听曲儿,岂不是直接就可以在方寸盒子之间就能听到?”

    朱高炽笑道:“说不定连看戏也能在方寸盒子中看到?”

    朱棣和朱元璋摇了摇头:“看戏就过分了,匪夷所思,应该不可能。”

    这时,朱棣也拿起了李逍留给自己的那个八音盒。

    开始旋转。

    里面传来激动人心的纯音乐:“去吗,配吗,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战啊,以最卑微的梦”

    这是李逍给固执的永乐大帝朱棣,不顾所有人反对,五征漠北最后死在了归途中的寄语.

    朱棣:“????”

    回了,回北平了!

    再次回到了熟悉的土地。

    再次回到了燕王府,燕王府的招牌,已经被太子妃徐妙云改成了汉王府。

    “哈哈哈汉王府啊!”

    朱高煦感觉自己来到了人生的巅峰,这曾经的燕王府是所有王府中规模最大最壮阔的王府。

    如今,已经属于是他的了。

    “母妃!”

    再次看到徐妙云几人都亲切的抱了过去。

    “好好,回来就好!”

    徐妙云这半年多来,一直都在北平,好消息真是一波接着一波,直接把她喜麻了。

    先是靖难就跟旅游一样,畅通无阻,再然后得到王爷没有死的消息,再然后自己就成太子妃了。

    总之,一家人平安无事,对徐妙云来说就是最好的消息。

    一家人朝着府内走去,徐妙云准备的盛宴招待。

    “咦??道衍大师怎么在府内?”

    李逍突然看到一个光头和尚,这特么不是姚广孝么?

    “永乐公,别来无恙。”

    姚广孝朝着李逍微微一躬道:“贫僧本就在庆寿寺主持,回北平不是理所当然么,贫僧回北平已经有些时日了,听闻汉王、永乐公今日归来,特来迎接。”

    李逍微微点头,差不多明白了。

    这个世界的姚广孝就是个酱油角色,靖难跟他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他是跟着朱高煦靖难的,也就成不了黑衣宰相。

    也好,这是个人才,留下来可以帮忙。

    李逍做了个请的姿势:“大师一同进来赴宴吧。”

    姚广孝双手合十道:“出家人不占荤腥,老衲就先行告退,国公若闲暇之时,可来寺中喝茶。”

    李逍笑道:“好的,那就不送了,有空找你喝茶。”

    “阿弥陀佛.”

    姚广孝躬了躬身,退了下去。

    离开的时候,心中还在想,有些不对劲啊,不是说半个皇帝命啊,这也不是啊,难道算错了,不应该啊.

    算了,罢了,如今天下大定,还是跟着国公伏龙吧.

    饭桌上,一家人十分亲热,毕竟很久没跟母妃见面礼。

    闲聊中了解,徐妙云这段时间,还帮忙将李逍李府的产业盘点打理了,所有一切的产业都很顺利,如常,银子哗啦啦的入账。

    除了

    徐妙云道:“李逍啊,你管理的那个东安县的帐目有些乱,新增舍区的人员俸禄,县衙也通通涨了人员俸禄,还请了许多佃户干活大发工钱,在十个舍区分别花钱买地,又建造了厂房,那县衙支出甚大,已经欠下了五万两银子了我听说那个叫梅佳乐的县丞,天天被要债的堵在家门口不敢出门。”

    一听这话,大家都有些惊讶。

    尼玛,一个县衙居然欠钱庄五万两银子,就离谱。

    李逍笑道:“无妨,小婿这不是回了么,马上就去解决这些小问题。有舍才有得嘛,敢欠钱自然是有赚回来的能力。”

    徐妙云笑道:“我自然相信你的能力,可你也该多培养一些人才去做这些事情,若是凡事都需要你来开动脑筋,点子迟早也是有用完的一天。”

    我的点子用不完.不过也算提醒了李逍,敬了杯酒,道:“岳母大人说的极是,也该培养人才了,凡事都需要我去办,得累死,所以小婿打算创一个学校。”

    朱凝云问问一笑,梨涡绽放:“我就知道夫君有法子解决,是什么学校?”

    李逍神秘一笑道:“大明第一创业培训基地!是时候开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掀起草根创业的新浪潮,所有的技艺将会开始快速提升。”

    众人:“????”

    别人听不懂,但李逍心里明白,科技的进步其实就是资本的裹挟,无数人创业创新,才能换发生机!

    现在的大名的商人做的生意太普通了。

    无非是将东边的,卖到西边儿去,低买高卖,傻子都会做,缺的无非是初始的积累,还有人脉关系.

    而李逍要培养的不是这种商人,而是搞创新的商人,现在还有太多东西可以创新了,肥皂、洗发水、卫生纸

    徐妙云虽然听不懂,但还是笑道:“李逍,母妃相信你,不过你做的这些,母妃暂时是帮不了你了,再过几日,我也要动身去京城了。”

    成为了太子妃,也就要去东宫居住了。

    “母妃,孩儿会想你的”

    朱高煦痛哭。

    “傻孩子,母妃也会想你的,有姐夫和姐姐在这里陪你,多听他们的意见,知道么?”

    徐妙云笑着摸了摸朱高煦的脑袋,温柔说道。

    就如此。

    接下来的几日,大家都陪着母妃徐妙云谈天。

    然后就是徐妙云将燕王府的产业,大部分交给了朱高煦,其中一小部分,自己带走了。

    交接过后,众人将母妃送了很远很远,才停下脚步。

    一路上,有张玉、张武两人率领两千精兵护送入京.

    生活回归平淡,也不平淡。

    因为朱高煦开始沿着朱棣的脚步,每日练兵,学习兵法.

    如今的李府,改成了国公府,换了个名头更气派了。

    国公是能代代流传的,封赏是食邑万户,不过在明朝,食邑制度逐渐减弱,没有什么很大的权利,但能分一点税收。

    李逍获得了整个宛平县和东安县两县的税收的十分之一。

    大概算了一下,一个县的税收包含:田赋、户赋、商税、工役等,每年税收在三万两银子。

    两个县差不多六万两银子。

    也就是说,李逍坐着不动,每年将会分到六千两银子。

    而成为朱高煦作为藩王,则可以获得整个北平税收的十分之一,除去这些,剩下的则是要上交给朝廷。

    圣旨下来后,李逍就去领了这份福利,随后走马上任成为了北平府的新知府。

    而没多久,在京城的杨士奇也发现自己调到北平的东安县去当知县去了。

    杨士奇那个激动啊,他可是听说北平已经被李逍治理的非常好,还是特区,俸禄比其他县衙要高许多,便快马加鞭赶到了东安县,上任去了。

    迎接的时候,县衙的人都有些提不起劲,本以为李逍会回来,结果李逍成了国公,升到上面当知府去了。

    结果来了一个瘦不拉几的乡下人.

    “你们县的县丞呢?”

    杨士奇来到县衙,发现县丞不见身影,好奇问道。

    有人道:“县丞躲债去了,还不敢出门.”

    “躲债?”

    很快,杨士奇就进入了县衙之中打开账簿翻开一看,随后整个人感觉不太妙,沈氏钱庄欠账八千两白银、张氏钱庄欠账三千两白银、李氏钱庄欠账五千两白银

    待杨士奇讲这些所有加起来,算出共计欠款五万八千两

    麻了,彻底麻了.

    杨士奇瘫软的倒下来。

    脸上的表情跟吃了屎一样难看,欲哭无泪。

    好啊你个李逍,你自己升官了当知府去了,将这个烂摊子交给我?

    难怪你这么好心,将我调到京城来,上了老当啊.

    杨士奇突然觉得,其实呆在京城也挺好.

    “杨士奇,别来无恙啊!本官亲自来迎接,刚才有些事情耽搁了,抱歉抱歉,哈哈。”

    正当杨士奇瘫软的时候,李逍笑着走了进来,双手展开一幅好友很久未见的样子。

    “永乐公您看看您这账目,要不您还是将我调回京城吧”

    杨士奇拿着县衙账簿,一脸苦逼的样子。

    “哎,你这说的什么话?”

    李逍哈哈一笑,走了过来,将杨士奇按回椅子上坐着,道:“既来之,则安之”

    杨士奇苦笑:“我这如何安之.”

    “你看看你,才欠五万两就把你吓着了,格局小了啊!”

    此时,李逍将一个册子拍在杨士奇的面前,“看看这是什么?”

    杨士奇目光落下。

    册子上写着大字:根据北平当前情况,定制新北平全面发展二十年计划书。

    “这是.”

    李逍哈哈一笑,搭在杨士奇的肩膀上:“老杨,跟本官一起,打造一个盛世大明吧!”

    杨士奇微微一征,旋即缓缓摊开,随便翻了几页。

    旋即他整个人就呆住了

    何等的嚣张,何等的狂妄,这是直接将大明现在所有的一切都给推翻,打碎了揉捏,再次重造啊!!

    但是,里面的内容似乎都是破天荒的有创造性!!

    杨士奇从小颠破流离,是三杨之中最接地气,也是最了解民生的那一个人。

    他能感觉到,如果真的能做到这些,百姓将多么富足啊

    “这真的能行么,陛下会砍我们的脑袋吧”

    杨士奇低头自语,双手都有些颤抖了。

    李逍哈哈一笑:“怎么你怕了?你不愿意为天下百姓作出牺牲?”

    是啊我不该害怕的

    杨士奇反问自己一句,有种豪云壮志在心中。

    “好!我干!”

    “这就对了,撸起袖子加油干,干就完了!!”

    就如此。

    一场轰轰烈烈的改革,

    正在出现在古代封建社会当中.

    时光冉冉,岁月如梭。

    花开花落,春去春来。

    日月交替,四季轮转。

    起起落落,万物复苏!!

    一眨眼的功夫。

    五年时间过去。

    洪武三十年。

    皇宫,养生殿。

    一声响亮的咆哮声响起。

    朱元璋看着眼前的雪花般弹劾奏疏,不敢置信!!

    他猛地站了起来,大声吼道:

    “什么?李逍将北平搞得一团糟,贪了无数银两,造了一艘大船,带着汉王朱高煦一起.跑路了???岂有此理!!”

    声音在大殿回响,

    久久不散!

    (本章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