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神童的优劣势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让美国人津津乐道的“神童热”,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伤仲永的美国版。

    起初都是什么不满一岁能从一数到一百啊……三岁能读写拉丁文《圣经》啊……五岁能写十四行诗啊……八岁能用希腊文写散文啊……

    结果呢?

    就像秀兰·邓波二十二岁息影,靠影响力混迹政坛一样。美国“神童热”中的主角们没有一个在成年后,依然保持童年时期的超常表现。

    无一例外的,神童们长大后,就成了你……

    对,别四处看了,就是成了那个平凡的你。

    每一个神童最后都成为了那个平凡的你。

    曾几何时,大人们羡慕嫉妒恨,看看人家的孩子,才那么小就什么都会,才那么小就能大把的帮家里赚钱了。

    再看看自家的崽子……简直恨不得把自己崽子打成分子状态重新回炉。

    曾几何时,孩子们羡慕嫉妒恨,看看人家,什么东西都是一学就会,走到哪都众星捧月,父母亲人各种呵护关怀。

    再看看自己,恨不得来个谁把自己打成分子状态,回炉重铸穿越重生。

    有意思的是,这些家长和孩子们眼睁睁看着时间把一切差异归于了平衡。

    那些神童有一个算一个,长大后都变成了芸芸众生的一员,没有谁比别人多一些智慧,也没有谁就此飞黄腾达。

    秀兰邓波儿勉强算流芳千古,那也是身为童星的她,事实上这姑娘过了十六岁就什么都不是了,她一辈子就只能是个童星。

    后来人们才明白过来,百分之九十九的所谓神童不是高智商高情商,只是单纯的早熟而已。

    神童们智商一百六,我们也是一百六,区别只是神童们五岁就一百六了,我们十五岁甚至二十岁才一百六。

    如今的美联社,时隔多年再次提出六岁专栏漫画家的卖点,一下勾起了人们对于“神童热”的回忆。

    况且“神童热”时期的造假也不是少数。要知道当年靠炒作神童拉投资发家,被捕,破产的人可是不少。

    如今可不是网络爆发的时代,生活难免枯燥单调,能有个神童再次在人们面前上演神话破灭,也是人生一大快事。

    你没看错,人们关注凯萨不是因为惊奇于六岁的专栏漫画家。

    这里是七十年代的美国,不是建政多年还要用人整人的方式维持政权的苏联。虽然这时候的信息传播不够发达,但是美国人是见过世面的,比这更夸张甚至惊悚的炒作标题美国人都见过。

    人们感兴趣的,不是神童有多神,而是神童什么时候被拆穿或者陨落,这才是最令人兴奋的。

    只要神童不是自家孩子,人们难免会生出别样情绪。

    上帝真不公平,同样带着原罪,凭什么我从小就脑袋不够灵光,从始至终只是个普通人,而你生出来就高智商,受高关注,万千宠爱于一身?

    凭什么!?

    何况所谓神童到底怎么回事,大家心里都有数,不就是早熟吗?

    所以,看到神童神话破碎的那种快乐,大家心照就好,真心不多谈了。

    美联社也许就是预见到了人人都有的这种阴暗心理在其中起的作用,也许他们只是单纯的认为神童这个概念是时候站出来再火一把了,反正他们就是这么肆无忌惮的开始炒作了。

    凯萨家里人通过这几年的观察已经确定了,凯萨绝对不会是那种昙花一现的神童,因为他有着成年人都少有的自律。

    这一点,恐怕凯萨这个一直在小心翼翼的伪装者都没有自察到。

    不需要督促,不需要培养兴趣,不需要摆事实讲道理,大部分时候凯萨都是自学的,或者说是像饕餮一样,自虐般的往自己头脑中灌注知识和技能。

    在亲人眼中的凯萨,生活基本就是看书、练习、看书、练习……偶尔发呆,看书、练习,如此反复循环。

    所以家里人一点都不在乎凯萨被过度炒作,因为他们相信自家的神童真金不怕火炼。

    至于凯萨本人,他对这种炒作就更不在意了。

    如果带着作弊器重生,还成为了伤仲永……难道是穿越到蟑螂身上了?穿越到猫身上都不会这么二吧?

    不管运作这件事和关注这件事的人究竟出于什么目的,自己都是受益者不是吗?

    夜深人静时,一周岁之后很少需要睡觉的凯萨抱着这样的想法,开始了另一部作品的筹划。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