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51章 天罗地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结果吴纠刚跟上一步,就听齐侯说:“劳烦二哥应称一下郑公。”

    吴纠的脚步便顿住了,按道理说的确应该有人应称郑伯,毕竟他们这是在人家的宫殿里,但是这事儿跟吴纠也有关系,齐侯让他留在这里,摆明了不想他插手。

    吴纠看了一眼齐侯,便没说话,又坐回了席上。

    齐侯带着公孙隰朋,押着那寺人,便走出了大殿,去旁边的偏殿审问了。

    也不知道他们审问了什么,总之很快就回来了,这期间郑伯为了避免尴尬,和吴纠攀谈了一下,吴纠话不多,未免让郑伯有些冷场。

    齐侯回来的时候,就听郑伯笑着说:“对了,险些忘了一件大喜事儿,孤准备替傅卿的儿子说媒,让傅卿和国相两家结为姻亲,这样如何?傅卿的儿子一表人才,聪明好学,国相家的女儿又是品貌端正,着实登对的紧呢!”

    祭仲一听,顿时脸色就黑下来,之前傅瑕的儿子还当街调/戏自己的女儿,如何能把女儿嫁给这种恶/霸。

    但是祭仲总要给郑伯留一些面子,正打算怎么婉转的说出来,正巧赶上吴纠心里有气,就笑了一声,很诚恳的说:“傅大夫的儿子,纠随同君上进城的时候也见过一面儿。”

    郑伯笑着说:“哦?见过了,那敢情好,齐国公子说说看,这傅卿的儿子,是不是一表人才?”

    吴纠笑了笑,说:“纠不敢因为一个人的容貌,就点评一个人。”

    郑伯笑着说:“对对,是了,公子说得对,那你觉得,傅卿的儿子,品德如何?”

    吴纠淡淡的说:“不怎么样。”

    郑伯的笑容还在脸上,刚要应称吴纠说的对,结果一愣,脸色都僵硬了,说:“不……不……”不怎么样?

    傅瑕的脸色也不好看了,干笑着说:“可是犬子冲撞了齐国公子?”

    吴纠笑着说:“自然没有,若是令郎冲撞了纠,他怎么还能安安稳稳的活到如今呢?”

    他这话说的很不客气,傅瑕顿时怒了,但是碍于郑伯不能说,再加上齐侯正好回来,本以为齐侯会教训吴纠,不需要自己出手,结果就看齐侯笑眯眯的入席,没说一句话。

    公孙隰朋也随同回来了,脸色非常深沉,伸手握着腰间的佩剑,一直叩着没有松手,低着头一句话也没说,始终皱着眉,不知在想什么。

    吴纠又淡淡的说:“不是令郎冲撞了纠,而是令郎今日在郑国都城的大街上,当街欲图调/戏侮辱国相之女,当街百/姓都能作证,若是郑公和傅大夫不相信纠的话,可以随便找/人打听打听。”

    吴纠说完,傅瑕深知儿子品行的,顿时脸色黑的难看,但是不能反驳,郑伯打圆场说:“不能有的事儿,傅卿的儿子那是……”

    吴纠没等他说完,又说:“傅大夫的儿子还说了,国相有什么了不起,还要给他爹几分面子,只是国相家的一个寡妇,一定让国君下诏给他送到家里去,国君都要听他爹的。”

    吴纠简直是唯恐天下不乱,虽然那恶/霸的确说过一些话,但是并没有这么嚣张,最后那句是吴纠添油加醋的。

    但是这油添的极好极好,正好一把洒在了郑伯的火苗儿上,郑伯重用傅瑕,害怕祭仲。祭仲说话有分量,郑伯需要听他的,而傅瑕不同,傅瑕知道恭维郑伯,怎么爱听怎么来。

    但是如今傅瑕的儿子对外面的人说,郑伯都要听他爹的,这话好像一捧油,瞬间把火苗助成了大火,郑伯瞪了一眼身边的傅瑕,冷冷一笑,说:“没想到傅卿的儿子,品行如此不端!?”

    傅瑕连忙说:“这这这……这是误会,君上……”

    齐侯这个时候反而帮忙说:“并非误会,孤也听到了,一字儿不差。”

    郑伯一听,更是气怒不已,“嘭!”一声拍着桌案,说:“好你个傅瑕!怎么管/教自己的儿子的,还想进朝做/官?孤看他还是要再明白明白什么是君臣之礼!”

    “君上……”

    傅瑕连连擦汗,郑伯从没生这么大气过,其实他不知道,郑伯最讨厌的就是别人把他当傀儡看,毕竟这就是他的软肋,吴纠一刀戳在郑伯的软肋上,还控/诉了傅瑕,傅瑕这个背锅的当然要被恶骂了,这也算是给雍姬出了一口气。

    怎么说都是雍姬带他们回了国相府,这才让众人得以进郑宫来,若是没有雍姬,他们还不知要如何进宫,雍姬是个好女孩,怎么能嫁给那样的恶/霸,还不是毁了?

    傅瑕连连想要解释,郑伯却怒极了,不给他这个机会,震怒的说:“滚,滚出去!”

    傅瑕脸上无光,又被祭仲嗤笑了,只好夹/着尾巴就滚了出去。

    等傅瑕一走,祭仲这才恭敬的说:“谢君上为小女做主。”

    郑伯刚才生气完全是为了自己,现在听到祭仲这么一说,刚才的失态也有了理由,连忙说:“老国相多礼了,孤就是看不过这种仗/势/欺/人的人,老国相放心,令千金定然会许个好人家。”

    齐侯听他们这么说,眼睛突然动了一下,笑着说:“说到好人家,孤其实有个想法儿。”

    郑伯一听,齐侯这意思,难道是想要和郑国联姻,莫不是看上了雍姬?

    雍姬的确漂亮,但是姿色并非最好的,对于以美/人出名的齐国来说,似乎没什么看头,而且雍姬还是个寡妇,虽然还是完璧之身,但是这要嫁过去,恐怕不太妥。

    但是妥不妥也是齐侯一句话的事儿。

    吴纠也奇怪的看了一眼齐侯,难道齐侯老黄瓜又看到上了嫩草?

    结果就听齐侯笑着说:“大司行公孙隰朋,孤一直把他当做亲弟/弟看待,如今他也老大不小了,却忙于跟着孤奔波受累,没个好姑娘照顾,孤这心里实在有愧,也不落忍,如今见到国相之女,温柔端庄,的确是个好女子,不如郑伯给个面子,撮合一段姻缘。”

    公孙隰朋一惊,连忙抬起头来看向齐侯,齐侯却不看他,而是在看着郑伯,公孙隰朋想要说话,郑伯却高兴的说:“这样好!这样好!孤早听说齐国大司行英雄堂堂,不只是一表人才,而且才高八斗,更是齐国砥柱,老国相的女儿和大司行真是衬得紧,衬得紧!大喜之事啊!”

    公孙隰朋想要说些什么,但是郑伯夸成这样,他又不可能当面拒绝祭仲,玻了雍姬面子,这让人家女儿家以后如何见人,顿时左右为难,实在说不出口。

    吴纠刚开始只觉公孙隰朋的确挺好,英雄配美/人,一段佳话,不过仔细一想,那姑娘似乎对小丫头家的哥/哥有些倾心,也不知道姑娘家愿不愿意嫁给公孙隰朋。

    反正怎么看,自己都没戏了,吴纠叹口气,看来只好替别人牵红线了。

    结果抬头一看公孙隰朋,他满脸都是难色,但是又不好开口,不禁有些狐疑。

    本身是送行宴,但是如今是走不了了,毕竟齐侯他们刚刚进了郑国都城,东郭牙也重伤在身,辛亏穿过郑国就是周朝的洛师了,他们也不必如此奔波,还有一个月时间才到奔丧的时候,他们大可以在郑国小住半个月,先让东郭牙养伤。

    当下郑伯就下诏赐了婚,将雍姬许配给公孙隰朋,而且婚礼非常赶,想让齐侯也在郑国之内主持婚礼,也算是给两国加了一层姻亲关系。

    众人吃了宴席,就准备出宫,回到驿官下榻去了,这一路上奔波劳累,吴纠也累得半死,准备回去好好休息一下。

    子清在驿馆里,看到吴纠回来了,似乎被吓了一大跳,瞪着眼睛看了半天,还有旁边的晏娥,两个人竟然“哇”一声都哭了出来,还挺齐声。

    吓得吴纠一哆嗦,然后子清和晏娥就冲过来,也不顾及什么礼节了,两个人抱着吴纠哭了许久,那叫一个嚎啕大哭,子清哭的还挺斯文,晏娥则是“嗷嗷”的哭,咧着嘴完全没有小姑娘的矜持感觉,哭诉说:“公子!您吓死我们了,他们都说公子回不来了!公子!”

    吴纠这下好了,左/拥/右/抱,哄了这个哄那个,一瞬间仿佛掉进了蛤/蟆坑里,耳朵都被哭的嗡嗡嗡的了。

    两个人哭了好一会儿,这才被吴纠安抚下来,吴纠也是累了,让两人赶紧给自己打水沐浴,然后整理了一番,倒在床/上,这才觉得舒/爽了不少,闭着眼睛准备睡一会儿,养足精神再说。

    吴纠这一觉睡得太美了,因为子清和晏娥知道他累着了,所以并没有打扰他,而是让吴纠好好睡了一觉。

    吴纠睁开眼的时候,天色已经黑的透了,这才睡饱了,起身准备用晚膳。

    吴纠起了身,子清伺候他披上衣裳,毕竟是冬天,这里冷的紧,晏娥从外面端来温在火上的晚膳,进来的时候一脸狐疑。

    吴纠说:“怎么了?”

    晏娥说:“婢子进来的时候,看见大司行在外面儿,一副想要敲门的模样,婢子就问大司行是不是有事儿,说公子醒了,请大司行进来说话罢,结果大司行吓了一跳,说没事,就匆匆走了。”

    怎么跟做贼似的?

    因为吴纠太饿了,也就没管这些,先吃了东西再说,吴纠一面儿吃东西,子清和晏娥就一面儿控/诉他们找不到吴纠,然后假齐侯也不派人去寻找,只是匆匆赶路,子清和晏娥也没有任何办法。

    吴纠就着子清和晏娥的控/诉吃饭,等他们控/诉完了,吴纠也用完了晚膳,结果发现竟然吃撑了,胃里有些堵得慌,干脆就出去走走。

    郑国的驿官并不寒酸,他们住的院落非常大,驿官客客气气的,照顾的十分周到。

    吴纠走出来,子清和晏娥收拾着房间里的东西,让他不要走远,吴纠知道他们吓怕了,只是在院子里走走,都不走出去。

    吴纠正在院子里转圈儿消食,结果就听到“沙沙”的声音,一个黑影儿竟然从墙头上翻下来,吴纠还以为是个刺客,结果就听到“嘭”一声,那刺客直接从墙头上掉下来了!

    吓了吴纠一大跳。

    子清可是会功夫的,听到声音立刻抢出来,结果就看到那墙头上掉下来的,并不是什么刺客,而是个小姑娘。

    就是带他们进城的小丫头。

    小丫头灰头土脸的,摔在地上,摔得惨了,毕竟院墙很高,若不是她平时干粗活,腿脚灵便,肯定要给摔傻了。

    如今爬起来,连忙拍了拍自己的衣裳,一转头便看到了吴纠,立刻相见了亲人一样,冲过去,抓/住吴纠的手。

    子清本要拦着,不过这是吴纠认识的人,还是恩/人,自然没让子清拦着,小丫头冲过来抓/住吴纠,立刻就大喊了一声:“姊/姊,大事不好哩!”

    吴纠:“……”眼皮一跳,浑身都被叫的发/麻了。

    子清和晏娥一愣,都左右看了看,这庭院里只站着他们几个人,仿佛没有什么姊/姊,但那小丫头冲着吴纠,又抓着他的手,大眼睛使劲瞪着吴纠,一副很着急的样子,又喊了一声:“姊/姊!”

    这下好了,子清和晏娥终于知道小丫头喊谁了,子清是后背冒冷汗,晏娥则是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吴纠瞪了一眼晏娥,晏娥赶紧捂着嘴巴装严肃,吴纠则是颇为威严的说:“进屋来说罢。”

    吴纠带着大嗓门儿的小丫头进了屋,晏娥捧上果茶,小丫头一喝,顿时睁大了眼睛,惊讶的说:“这……这水竟是甜的!”

    吴纠见她险些忘了正事,就说:“是怎么大事不好了?”

    小丫头这才想起来,急火火的说:“姊/姊……”

    吴纠听她一开口就雷人,连忙制止了她的话,解释了一下当时齐侯的“权宜之计”,自己根本不是女子,而是正经的男人!

    小丫头还有些不相信,用狐疑的眼神看着吴纠,说:“你真不是女扮男装?那天下男子竟有长得如此俊俏的,当真比姑娘还俊俏呢。”

    吴纠一点儿没觉得这是夸奖,催促着小丫头说正事。

    小丫头说:“是……是我哥/哥的事。”

    小丫头和那壮汉现在目前都住在国相府中,因为他们是雍姬的恩公,又是齐侯的恩公,自然祭仲要厚待他们。

    之前壮汉搭救雍姬,雍姬本就感恩在心,那壮汉老实朴素,雍姬对他有些倾心,后来众人进宫,雍姬留下来招待小丫头和壮汉。

    小丫头也和雍姬聊得挺好,自然看出来了,自己哥/哥喜欢雍姬,雍姬也喜欢自己哥/哥,结果就在祭仲回来之后,竟然带来了一个“好消息”,雍姬马上要成婚了,嫁给齐国的大司行,那可是大官!

    小丫头就着急了,好不容易要有个嫂/嫂,结果嫂/嫂变成了别人家的,但是小丫头和壮汉家里清苦,也没办法说这门亲事,所以壮汉只得作罢。

    这也没有办法,毕竟谁让他们生的太清苦,而雍姬却是名门之后,差距实在太大了。

    小丫头也不知找吴纠有没有用,她原本心想着吴纠可是齐国夫人,肯定有用的,结果这样一听,原来吴纠不是齐国夫人,顿时觉得好生失望。

    吴纠见小丫头那失望的脸色,顿时差点被噎死。

    不过吴纠也没有把握能说动这件事情,毕竟是齐侯亲点的公孙隰朋,虽然公孙隰朋看起来也不是很愿意的样子。

    吴纠让子清先把小丫头送回去,不然她这大半夜的偷偷跑过来,实在太危险了。

    吴纠想了想,总不能看着棒打鸳鸯,虽然自己说了可能也没什么用处,但是总要尽尽力才好。

    吴纠正想着,就听到晏娥说:“公子,大司行又来了。”

    吴纠有些诧异,站起来往外看,果然看到公孙隰朋在自己门外徘徊,方才晏娥正准备关窗子,就看到了公孙隰朋,在旁边的树边徘徊着,皱着眉不知在想什么,总之一脸苦思的样子。

    吴纠走到窗边一看,公孙隰朋也是敏锐,立刻发现了吴纠的目光,第一时间不是打招呼,竟然是要逃跑。

    吴纠立刻说:“大司行,可是找纠有事儿?”

    公孙隰朋刚要逃跑,结果听到了吴纠的声音,硬生生停顿住了,挤出一个干笑,有些满怀心事的样子,点了点头,说:“深夜打扰,实在失礼,不如……”

    公孙隰朋刚想说,不如明日再说,结果吴纠就笑眯眯的接话说:“不如进来坐坐?”

    公孙隰朋只好硬着头皮点了点头,晏娥赶紧把门打开,请大司行进来,公孙隰朋走进来,很局促的样子,也不好开口。

    吴纠见公孙隰朋不好开口,便对晏娥说:“晏娥,你去弄些温热的水来,泡壶茶给大司行。”

    晏娥立刻应了一声,就跑出去泡茶了,动作还挺麻利的,吴纠笑了笑,看了一眼跑出去的晏娥,说:“大司行若有什么难言的话,可要尽快说,晏娥这丫头干活可麻利了,一会儿就回。”

    公孙隰朋一听,赶忙抬起头来,一抱拳,像模像样还要拜下来,吴纠托住他的胳膊,说:“大司行,你这是做什么?”

    公孙隰朋不好意思的说:“其实,隰朋是有求于公子。”

    吴纠说:“那也不用下拜,大司行有话直说便可。”

    公孙隰朋这才说:“其实……隰朋是想请公子到君上面前说道说道,请君上收回成命,趁着隰朋与国相之女婚事还没有传开的时候,请君上打消这个年头。”

    吴纠一听,公孙隰朋果然不愿意,于是笑眯眯的开玩笑说:“咦,国相之女温柔娴静,莫不是因为大司行嫌弃她是寡妇?”

    公孙隰朋连连摇手说:“不是不是,隰朋怎么敢嫌弃姑娘,只是……”

    吴纠又说:“那定然是大司行心有所属了。”

    他只是开顽笑,没想到他一说完,公孙隰朋竟然脸红了!

    吴纠吓了一跳,看他脸色十分不自然的样子,不由惊讶说:“还真是?”

    公孙隰朋实在不好意思,但是只能实话实说:“公子猜的不错,的确是隰朋心有所属,所以不能耽误国相之女。”

    吴纠一听,那正好,正好雍姬也不喜欢隰朋,隰朋也不喜欢雍姬,这么一来自己的说服力就更大了。

    不过吴纠还是好奇,公孙隰朋虽然在公事上毫不含糊,是个铁血硬汉的模样,但是他在感□□儿上,其实很木讷,真不知道公孙隰朋喜欢的是什么样的人?

    吴纠想了想,越想越好奇,便笑着说:“我去替大司行说也可以,毕竟这事儿不方面当事人出面儿,但是大司行可不/厚道,遇到了什么好姑娘,怎么还藏着掖着?”

    公孙隰朋听他打趣自己,不好意思的干笑了两下,吴纠没看出他的尴尬,又问:“是谁家姑娘,何时成婚?纠何时能讨个喜酒喝?”

    他这么一说,公孙隰朋本有些不好意思的表情,渐渐凝固下来,变得有一丝苦涩,苦笑了一声,说:“恐怕……恐怕隰朋是无法请公子喝喜酒了。”

    吴纠更奇怪了,难不成公孙隰朋有些重口味,喜欢上了有夫之妇?

    公孙隰朋见吴纠看自己,心口/中似乎有些苦涩难当,又苦笑了一声,干脆说:“公子爷识得,并不是谁家姑娘,而是……雍巫。”

    吴纠吓了一跳,吓得直瞠目,反应了半天,易牙的确长得漂亮,而且有一种妩媚之姿,就算是女子也没有他容貌娟丽,但是如果有男人喜欢易牙,吴纠脑补的也是齐侯啊……

    怎么突然变成了老实人的公孙隰朋?

    吴纠脑子一时间有点乱,公孙隰朋当他是吓着了,说:“让公子见笑了。”

    吴纠脑补了一下易牙的身份,又是男子,怪不得公孙隰朋觉得成婚是无望的,不过吴纠又想,谁知易牙以后会不会位极人臣,虽然他现在只是一个膳夫,但是保不齐以后就能平步青云,也就和公孙隰朋门当户对了。

    而且虽然很多古代的政/治家把易牙烹子的事情写的头头是道,但是其实很多政/治都是带有敌对和抨击性的,易牙只有一个儿子,而且是养子荻儿,若说易牙真的烹子,那荻儿又怎么可能成长成以后五杰之一的国相宾胥无?再者说,无论是哪个年代,都不可能有人尝过人肉的味道,易牙擅于调味,吴纠觉得,当时易牙很可能是用自己的才智做了一个瞒天过海的巧记,可谓是一石二鸟,既讨好了齐侯表达忠心,又保住了荻儿,毫无损失,反而权权得益。

    吴纠猜测易牙瞒天过海,其实也不无依据,毕竟易牙在古代甚至是如今的现代,尤其是沿海地区,一直被供为神明,很多厨师会祭拜易牙。如果易牙当真是一个连儿子都能烹的人,恐怕他做饭再好吃,也没人会给易牙的神像叩头跪拜罢?

    在历/史之中像易牙这种十恶不赦的人其实并不少,最有代/表性的抹黑人物就是帝辛,古书中写帝辛是个暴君,酒池肉林无/恶/不/作,周王讨/伐帝辛的罪状,称其为纣王,可以用“荒/淫无道”四个字来概括,但是事实证明,帝辛并非一个十恶不赦的暴君,相反他才智过人,而且很有军事才华,将中/国的疆域第一次扩大到江淮一带,就连繁荣的齐国鲁国莒国谭国,如果没有帝辛的开拓,如今还是一片荒芜的蛮夷之地,历/史考证到现代,有很多史学家站出来给帝辛平/反,而并非狭隘意义上的洗白。

    吴纠见公孙隰朋对他和易牙的事情那么悲观,就出声安慰说:“大司行也不必自贬。”

    只是吴纠知道其一,可他并非知道其二,而公孙隰朋的苦笑则是在笑这中间的其二,是吴纠并不知道的,之前在郑宫中,齐侯带着公孙隰朋去审问了那寺人,的确问出了不少来路,公孙隰朋回来之后,脸色一直很阴沉,就是因为这件事儿,而且齐侯之所以赐婚给公孙隰朋,也是为了断了他的念想。

    很快晏娥便回来了,公孙隰朋也不便久留,很快就走了。

    吴纠想着公孙隰朋那落寞的背影,还以为是因为公孙隰朋喜欢极了易牙,所以心中落寞,虽然吴纠并不能理解这种感情,但是对于已经什么都看透的吴纠来说,这种感情似乎也没什么。

    吴纠睡了一觉,第二天一早起来,进了膳房,做了个齐侯最喜欢的大煎饼,专门做的异常美观,里面还卷了一些肉糜,味道更是鲜美。

    吴纠让子清端着煎饼,这才去找齐侯了,准备先投喂一个,再和齐侯谈谈公孙隰朋雍姬的婚事。

    齐侯已经早起,刚刚洗漱完,正坐在案前,因为他身边的寺人是个细作,已经被齐侯给处理掉了,所以齐侯身边现在并没有什么新人,洗漱都是他自己亲力亲为的。

    齐侯坐在案边,正打算叫个寺人来梳头,就听说吴纠来了,而且齐侯闻到了一股煎饼的香味儿,飘悠悠的异常浓烈,他们在外面摸爬滚打这么几日,忽然闻到这熟悉的香味儿,齐侯一下食指大动,笑着说:“请公子进来。”

    吴纠很快走了进来,齐侯正拿着一把黑木的小栉子梳头,齐侯的头发全都散开了,从上垂下,又密又长,而且颜色很黑,密实的铺在他挺拔的背上,那把黑色的小栉子雕刻精美,握在齐侯骨节分明的手上,显得相得益彰。

    齐侯梳了两下,似乎自己也梳不好,就摆/弄了一下小栉子,丢在案上,回头看了一眼吴纠,笑着说:“二哥这么早就过来了?”

    吴纠走进去,就看着齐侯丢下小栉子,回头看自己,黑色的长发挡住了三分之一的脸颊,将他的棱角都收了起来,整个人柔和了不少,看起来竟然有一种高大刚毅的俊美,吴纠心头猛地一跳,这感觉十分奇怪。

    齐侯见他进来就愣神,便笑了一声,说:“二哥?”

    吴纠这才醒过来,当下有些尴尬,咳嗽了一声,说:“纠知君上路途劳累,一路上也索然无味,今日特意早起,给君上做了早膳,请君上享用。”

    这叫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吴纠不做些好吃的,让齐侯高兴高兴,怎么能让一国之君收回成命呢?

    齐侯果然笑了一声,伸手撩了一下自己的黑发,把垂下来的头发撩到后面儿去,这一下便露/出了齐侯刚毅的脸部轮廓,还有他右脸上一道伤疤,伤疤比之前好了一些,已经结痂,但是这并非是一日两日就能好的。

    齐侯眯起眼,玩味的笑着说:“二哥突然变得如此体贴,倒让孤有些不适应了。”

    吴纠被他撅了一下,心想自己殷勤的样子真的这么明显?

    齐侯笑着说:“二哥请坐。”

    吴纠连忙坐下来,齐侯又笑着拍了拍自己的席子,说:“二哥,这边坐。”

    吴纠有些傻眼,那不是齐侯的席子吗,两个人坐在一张席子,又都是大男人,未免坐的太紧,太腻呼了,就仿佛是小情/侣去外面吃饭,两人台有空的椅子不坐,非要坐在一张椅子上一般。

    齐侯继续说:“替孤梳头。”

    吴纠一听,终于明白来,但是他不怎么会梳头,毕竟吴纠以前可不留长发,自从有长发之后,也是子清晏娥给他梳头,吴纠从没自己动手捯饬过。

    不过吴纠看了不少遍,心里也大约知道怎么个梳头法子,于是吴纠就坐过去,坐在齐侯身后,还有些跃跃欲试的抓起案上的小栉子。

    小栉子是专门给男子梳头用的,简约大方,而且梳子的齿儿比较松,比较粗,不怎么容易刮掉头发,也不会像细齿那样拽头发。

    但是吴纠完全是个生手儿,他上手第一下,齐侯就感觉吴纠肯定是在恶意报复自己,没防备“嘶”了一声,吴纠吓了一跳,因为他听到“叮”一声脆响,应该是一连拽掉好几根头发的声音,听着脆生生的。

    吴纠听着感觉就疼,赶紧下意识的给齐侯呼噜了呼噜,就跟呼噜大型犬的毛皮似的,语气挺诚恳的说:“对不住,对不住。”

    子清看的心惊胆战,因为他总觉得齐侯在“哆嗦”,一根一根的黑发,因为齐侯的头发又粗又黑,所以看的很明显,从小栉子上刮落下来,一根一根的落在席上,简直跟拔毛儿似的。

    也亏得齐侯只是“嘶”了第一声,后面竟然没吭声儿。

    吴纠“手脚麻利”,给齐侯束上玉冠,然后一瞧,看着自己的完美杰作,一瞬间觉得……齐侯好像不是什么正经人。

    因为吴纠觉得齐侯被自己梳了个头,怎么这发型,又慵懒又松散,还垂下来好多鬓发,有点骚气?而且还是明骚……

    齐侯脸色有点黑,但是谁让他自己主动调侃的吴纠,所以忍着也得忍下来。

    吴纠梳好头,齐侯连忙松了口气,说:“二哥请坐。”

    这回吴纠坐回了自己的位置上,子清赶紧把煎饼端过去,放在齐侯面前的案上。

    齐侯笑着说:“不知二哥今日前来,可有什么事儿?”

    吴纠听到问到这步了,便说:“的确有事情,纠也是受人之托。”

    齐侯笑了一声,低头看着自己盘子中的煎饼,他并没有拿手捏起来,只是用筷箸轻轻拨/开上面一层裹/着鸡蛋的面皮,笑着说:“若二哥是受隰朋之托,那便不用说了。”

    吴纠还没开口,瞬间就给噎着了,他心中纳闷,难道齐侯是看出来公孙隰朋和易牙有什么苗头,所以想要棒打鸳鸯,这才提出公孙隰朋的婚事的?

    吴纠想了想,说:“纠斗胆一言,就算君上是为了让大司行断了念想,那也不该用国相之女的婚事做戏。”

    齐侯说:“如何是做戏?国相之女品貌端正,和隰朋配的紧,这有何不好?”

    吴纠说:“只是因着国相之女,其实心有所属,君上也应当知道罢?”

    齐侯的确知道,他看出来了,雍姬一个堂堂的千金小/姐,他爹是权臣之首,就算是个寡妇,想娶她的国君多到需要排队,但是雍姬偏偏看上了一个种田做苦力的壮汉。

    齐侯的确看出了一些苗头,但是因着隰朋的事情,他便装作不知道了。

    齐侯笑了笑,说:“这样说罢,那农户人家一家都是孤和二哥的恩/人,孤也不做恩将仇报的事儿,但是孤有个条件,若是二哥做到了,孤便收了那农户家的儿子为义子,让他风光迎娶郑国国相之女,如何?”

    吴纠狐疑的皱了皱眉,看着齐侯,怎么觉得,齐侯似乎挖了一个坑,正等自己跳下去。

    齐侯等着吴纠回答,吴纠偏不回答他,齐侯一时间只看到了吴纠那双晶亮的双眼,眸子里满满都是自己的倒影,一瞬间心跳竟然有些加速。

    齐侯连忙咳嗽了一声,重复说:“如何?”

    吴纠说:“纠从不应称做不到的事儿,还请君上先开条件。”

    齐侯一笑,说:“果然是二哥呢。”

    他说着,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说:“很简单,孤知隰朋这个人,他中意什么,当真是死性难改,不知回头,孤没什么好法子让他回头了,二哥只需要劝劝隰朋,让他对雍巫死了这条心,孤便答应你们。”

    吴纠一听,齐侯果然知道公孙隰朋和易牙的事情了。

    吴纠想要说话,齐侯把手搭在案上,“哒哒”的轻敲着,另外一只手状似不经意的轻轻划着自己脸上的伤疤,淡淡的说:“二哥只是其一,不知其二,孤并不并非因为雍巫是个男子,便否定他和隰朋的事情。”

    吴纠狐疑的看着他,心里隐约有些念头想要确定,说:“还有其他事情?”

    齐侯笑了笑,说:“这事儿,不瞒二哥,其实早晚是要二哥知晓的,咱们这次遇到白狄人的伏击,一半是卫国人假扮的白狄人,而另外一半则是真正的白狄人,他们跨越千山万水,越过晋国、葛国、共国,不远千里来埋伏,一是因为齐军之中有细作,那便是孤身边的寺人,第二是因为……齐宫之中有细作。”

    吴纠脑子里顿时就清亮了,说:“雍巫?”

    齐侯点点头,又伸手轻轻摸/着自己脸上的伤疤,

    吴纠进一步确认说:“他被白狄人收/买了?”

    齐侯摇摇头,眯眼说:“雍巫就是白狄人。”

    吴纠吃了一惊,但是这么一想,很多想不通的问题又迎刃而解了,毕竟易牙在历/史上已经位极人臣,那么他还想要什么呢,为什么费尽心思帮助公子无亏夺位?一切好像有些明了。

    齐侯又淡淡的说:“他是白狄人的王子。”

    吴纠这一下更吃惊了,险些吓了一跳,吃惊的说:“雍巫是白狄的王子?”

    哪知道齐侯却改口淡淡的说:“不是。”

    吴纠险些被他搞晕了,齐侯看着吴纠一向淡定自若的表情都不见了,似乎有些着急的看向自己,不由觉得挺有趣的,镇定的笑着说:“是,也不是。孤昨日在宫中,审问了孤身边的细作,他的确说雍巫是白狄的王子,地位尊贵,这次的伏击行动,就是雍巫全权指挥的……然,孤查到的可不是这般。”

    吴纠追问说:“到底是什么?”

    齐侯笑了笑,慢条条的说:“雍巫的确是白狄的王子,白狄人给雍巫编纂了一个凄凉的身世,巧妙的把雍巫安插在梁丘邑的雍氏之中。但是或许连雍巫本人都不知道,其实雍巫并非是白狄人,他本就是周朝人,那些编纂出来的身世,十有八/九都是真的,说白了雍巫只是被白狄利/用的一个小卒,如今伏击兵败,也该当被扔了。”

    吴纠吃惊的说:“大司行他知道么?”

    齐侯幽幽一笑,说:“何止知道,雍巫的身世,还是隰朋查出来的,孤与二哥出使奔丧的这段期间,隰朋已经安排了虎子,牢牢盯紧雍巫。”

    吴纠心里有种心惊胆战的感觉,一方面是因为易牙,但是这种感觉已经很淡很淡了,被另外一种感觉冲散了,那便是齐侯给人的感觉,齐侯的手段和心思,仿佛是一张大网。

    天罗地网……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