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零九章 ****的困境 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事件的大结局:穆泰、陆叡、元业、元隆、元超等反叛首脑全部被诛杀。老臣元丕事先也了解反叛的细节(元业是他老弟,元隆、元超是他儿子),但没有上报,依照帝国法律,元丕应受株连,但孝文帝元宏顾忌元丕的资历,所以特免除元丕死罪,只是贬黜为平民。

    原先,元丕、陆叡、李冲和于烈都接受过朝廷颁发的“丹书铁券”,也就是免死诏书。但这次反叛后,陆叡还是被诛杀了。为了安抚人心,元宏特意下诏给李冲和于烈:“陆叡心怀反叛,愧对神明,是他首先撕破誓言,责任不在我身。我本来期望始终如一,但他们却主动把我弃绝,这是何等可悲的结局啊。特别告诉你们二位,请不要惊讶,除了谋反,我们之间的誓言,日月可鉴!”

    孝文帝元宏对于“丹书铁券”的态度让人啼笑皆非,皇帝颁发“丹书铁劵”就是一张保命符,可被授予丹书铁券的大臣都是朝廷重臣,在国家官僚体系中举足轻重,势力盘根错节,一般的违法犯纪,只要稍加运作,皇帝也就不会追究了,此时“丹书铁劵”也就可有可无;不过这些重臣一旦卷入“谋反”大案中(就算不反,皇帝想搞你,一般也会“诬以谋反”),就算有“丹书铁劵”也白搭,依然免不了一死,“丹书铁券”也还是废铁一块。说来说去,这个“丹书铁券”就是“皇帝的新衣”,唬人的玩意儿罢了,皇帝元宏还特意下诏维护这块“遮羞布”的江湖地位,真是幽默之至。

    皇太子元恂最终也没落什么好,史载元恂被罢黜软禁,感到十分后悔。但皇帝元宏为了免除后患,决绝的派中书侍郎邢峦,会同咸阳王元禧,携带诏书和毒酒,前往河阳,赐死了元恂。元恂死后,穿平常人的衣物,装入粗糙棺材,就地安葬。

    这场以帝国政坛“****们”主导策划的叛乱就这样画上了句号,正如元澄出兵平叛之前和孝文帝元宏分析的那样,以穆泰为首的叛乱团队其实并没有颠覆中央的“远大理想”,只是对于皇帝元宏强硬推行的“汉化改革”心存不满,而采取的一种极不理智的过激行为。暂且不议这次叛乱的成败得失,仅从鲜卑大臣们居然因为这种不满情绪就能煽动如此多的宗室王爷去实施叛乱,就从一个侧面证明元宏一意孤行推进的“汉化改革”已经在帝国鲜卑族群中,人为的产生了一种巨大的隔阂,虽然这场叛乱被政府强行镇压下去,但鲜卑族群内部的撕裂将不可遏制的发展,南迁洛阳并逐渐汉化的高高在上的鲜卑贵族,和远在边疆命比纸薄的鲜卑军民的隔阂将逐渐加深,两个阶级渐行渐远,帝国大厦最终的崩塌将不可避免。

    不过孝文帝当时是不会知道他的“改革”终将把帝国带进万劫不复的深渊,最终颠覆帝国大厦的“六镇起义”还需要时间来酝酿,此乃后话。回望历史,穆泰这些“****们”直觉上的抵制汉化的思想,在当时才是“实事求是”的建设“有汉人治理特色的鲜卑帝国”的长治久安的战略。可惜他们不能顺势而为,用了“叛乱”这种下下策,以卵击石,导致了可悲的失败。而元宏如此轻而易举的平灭了叛乱,也使其没有任何可能来反思自己的“改革”是否有不妥之处,从而对帝国政策进行及时的调整。

    我们只能看着孝文帝驾驶着北魏帝国这辆豪华战车呼啸而过,渐行渐远,义无反顾地冲向毁灭的悬崖,真是可悲可叹啊!

    ;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