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026章 司马八达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司马八达”指东汉末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兄弟八人:汉兖州刺史司马朗,字伯达;魏太尉(晋宣帝)司马懿,字仲达;魏太宰(晋安平王)司马孚,字叔达;魏东武城侯司马馗,字季达;魏鸿胪丞司马恂,字显达;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因其兄弟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并称为“司马八达”。

    据说河内名门司马家族的先祖出自高阳帝的儿子重黎。夏朝时,其家族有官为司马。周宣王时,以世官克平徐方,赐以官族,因而为氏。他们的高祖是东汉安帝时的征西将军司马钧。曾祖父司马量为豫章太守,祖父司马隽为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有八个儿子,即“司马八达”。

    其中马朗、司马懿、司马孚后世最为出名。

    【司马朗】

    轻慢别人父亲的人,也不会尊敬自己的父亲。”于是那人向他道歉。

    光和五年(182),司马朗经过考试成为童子郎,监考的人看他身材高达健壮,怀疑他虚报了年龄,就审问他。司马朗说:“我的内外亲戚,每代都长得高大健壮,我虽稚弱,却没有羡慕高官的风气,折损自己的年龄以求早成,这不是我的志向。”监考的人听罢认为他与众不同。

    初平元年(190),关东兵起,共讨董卓。故冀州刺史李邵家在野王,靠近山中险要地势,想迁往温县。司马朗劝阻,称敌人未到而先迁徙,会动摇民心导致动~乱。李邵不听,山边的百姓果然动~乱,有的向内迁徙,有的成为盗贼进行抢劫。

    当时,董卓将汉献帝迁往长安,自己仍在洛阳。司马朗的父亲司马防为治书御史,跟随西迁,因为四方都很混乱,就让司马朗带着家属返回老家。有人告发说司马朗想逃窜,于是他被捉住带到董卓面前。董卓对他说:“你与我死去的儿子同年,为何要背叛我?”司马朗称如今四处交战,天下动荡,百姓不能安居乐业,四处流窜,虽严罚不能禁止,劝董卓考虑一下这些事情,会成为伊尹、周公一样的人物。董卓表示理解,没有惩罚他。司马朗知道董卓一定会灭亡,唯恐会被留下,于是用财物贿赂董卓身边的人,请求离开,回到了故乡。

    到家后,他对乡亲们说温县会遭战乱,宜迁往黎阳。乡亲恋守旧土,都不肯离开,仅同县赵咨带领家属和司马朗一起迁走。几个月后,关东军数十万汇聚在荥阳、河内。诸将不团结,各自纵兵抄掠,百姓死亡过半,很久兵才散去。后来,曹操与吕布在濮阳交战,司马朗又将家属送回老家,教导各位弟弟,不要因为世道衰败而放弃了学业。

    初平三年(192),司马朗被曹操辟为司空属官,又被任命为成皋令,因病离职,又复出任堂阳长。司马朗治理宽大仁厚,不施行鞭杖这类的刑法,而百姓也不违背法令。早先,有些百姓被迁徙到京都附近,后来司马朗的县接受任务造船,迁徙出去的百姓担心他不能完成任务,于是纷纷结伴相还来帮助他造船,其受百姓爱戴达到如此地步。后来,司马朗升任元城令,又到中央任...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