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三四章 递状纸到衙门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多少,要是有些家里拿不出来的,你们可以叫他们写个借条跟我家来借,不允许赊账,用借条算投资,都得付现银才行。村长伯伯跟村里人说这事时,以自愿为主,有那不想投钱的,可以,但以后再想入股,就不再给机会了,咱们只此一次。”

    “好,我知道,我和立贤兄弟好好合计合计,有啥不懂的,我们再来问你。”

    如花点点头,又说:“还有一件事,我准备在李家村投资建一个粉条加工作坊,我家只占些股分点红利,剩下的全交给李家村自己去分配,人员也是他们来招,管理的人嘛,就他们李家村的村长。村长伯伯,你看你什么时请他们来一趟,我和他们谈谈,要是成的话,就得准备着选地建作坊,秋收过后,入冬前就能正式开张做粉条了。他们出的粉条、粉丝、淀粉还有土豆粉这些的销路,都由我来解决,他们不用担心。”

    吴立山听了高兴的差点跳起来,“真的?如花,你肯拿出粉条加工的方子,在李家村开作坊?”

    如花说:“是。”

    吴立山激动地站起身,冲着如花就鞠了一躬,如花忙起身侧过身去,避开来。

    吴和邦忙喊着,“村长,别,使不得,我家如花可受不起你的礼。”

    吴立山神情动容地说:“咱们这些村子,原本咱村是倒数的最穷的村子里的一个,自打立文一家来后,建作坊改农耕,这一条条一件件,不都是在给村子里的人创收,带村子里的人致富。咱村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别的村子里的人听在耳里,看在眼中,那是又羡慕又嫉妒。咱们靠自己的双手挣钱,他们羡慕嫉妒随他们去,可老话里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你们家富了不忘村人,那是你们家良善,你们家如今要帮着别的村子发家致富,那就是你们大仁大义了。”

    如花心里的小泡泡一个劲地冒着,看吴立山这么动容,他一个一村之长,能说出这么一番话来,确实也有他的见识在那儿,‘大仁大义’,这样的名声,他们家确实是需要的,不管是在百姓心中树立一个这样好的形象,还是将来为大哥他们高中当官有个好的身家背景,这样做,都是非常值得的。

    吴和邦和吴立贤也是颇为自豪,有伍立文这样的考中功名的家人,有如花这样能赚钱还不忘帮衬别人的好孩子,吴家的祖坟都冒青烟了。

    如花只给出建议,剩下的就交给村长吴立山和吴立贤去忙了,村长吴立山还火速地把妹夫,李家村的村长给叫了来。

    如花把她在李家村建粉条作坊,交给李家村自己来管理的想法一说,李家村的村长李福来,顿时就喜笑颜开的,不停地跟如花道谢,并一力保证着他会管束李家村的人,绝不会把粉条的方子给露出去。

    如此,又和李福来商量了半天,把一些条条框框的给李福来列了一下,带着李福来又去她家的粉条作坊去参观了一下,李福来就匆匆地回去了,他要召集他们村的人,把这件好事宣布了,并提前问好村里人的意见,凡是要参与的,必须要签保密协议。

    七月初二,爷爷家的新房子动工了。

    挂面作坊里要准备的工具、设备,也抓紧安排着去做,村长吴立山跑遍了大吴村的每家每户,把村人投资办挂面作坊的事通知了个遍,并在吴氏的大祠堂院子外,把所有人聚在一起开了个会,当场就签了协议,并定出了每家最少出一两银子集资的规定。

    除了伍家是大股东,占了四成的股份,而如花提醒吴立贤,叫他拿出银子来,占了两成的股,剩下的四成股则由村里统一支配,每家掏了一两银子集资的,都能分到红利。

    如花这两天没去管这些事,她跟着李强,家里都没留人,把赵婶母女三个和韩雅、袁琦都征用了,一起去地里收豆子,忙了四天,收完了豆子,开始晾晒打豆荚。

    初七的时候,如花抽出一天的时间,到镇上去,把她买的离河道近的那处偏僻地方的几家铺子都开了张,也没请什么人,就带了些长工和家里的一些人,加上几个铺子的掌柜,就不声不响地把四间铺子全开了。

    开张的当天,如花请南柳客栈的钱掌柜帮忙,大张旗鼓的赶着几辆车从她那儿拉了几缸的食油和几筐一袋一袋用纸袋包装好的炒货,从镇子上转了一圈,拉回了南柳客栈里。

    当天晚上,就给住店的客人奉上了用豆油、花生油烹制的菜肴,用饭的客人还每桌奉送了一盘五香蚕豆或是一盘糖皮花生。

    二伯吴立德的面摊子上,加了早点,如花给二伯教了炸油条和油饼、土豆盒子,用菜籽油炸出的油条、油饼、土豆盒子,飘香半个镇子,只第一天,就卖出去了五大盆子和好的面,杏儿收铜板就收了两背包。

    “你这油可金贵啊。”一个买了油条的人对吴立德说着。

    吴立德手上炸土豆盒子的动作不停,说道:“客官,这油其实卖着也不算贵,在河道那边有个店,一斤菜籽油八十文,你只要不像我炸东西,这油能炒两个月的菜呢。”

    “哟,八十文一斤,这比从南方运来的可便宜啊,而且这油看着还纯净,透亮透亮的,我一会儿就去打两斤。”

    杏儿在一旁收了碗筷,也凑近了说着,“除了菜籽油,还有豆油、花生油,那颜色和纯度,比这菜籽油还要好,价钱虽说贵点儿,但各位客官都是有身份有钱的人,也不在乎那点钱不是,买几斤回家炒菜、炸丸子,那都味香极了。”

    有客人就笑着说了,“哟,这卖油的和你家啥关系啊,你们这么卖力地给他们介绍。”

    杏儿一笑,“那是我们村的作坊里榨出的油,我们这一个村的,当然要给帮着宣扬宣扬,再说了,这有好东西,你们这么照顾我家的生意,我也得不藏私的说与你们知道,要不然独见我家做这些油炸的好吃食,你们就不想回家去自己也做着尝尝?”

    吃饭的人都笑起来,宁韵秋端了两碗凉豆浆给一桌的客人送去,还附和着也跟那两个人说:“这油真好,炒菜吃着可香了,你们若是要,就得早早去,听说这是新收的豆子和花生榨出来的,只出了没几百斤,要是去晚了,恐怕就得等下一批的油了。”

    说了这么几句,宁韵秋就转身去招呼又来的客人,看到杏儿冲着她眨巴眨巴着眼睛笑的一脸意味深长,宁韵秋的脸腾地红若云霞,娇嗔地冲杏儿看了一眼,飞快地闪身避开了杏儿打趣的眼神。

    杏儿嘻嘻地笑着,收着碗,这位将来的小婶还是个面皮簿的,就被她看了这么几眼,就羞的躲开了,想着,杏儿利索地跟吃完了东西要走的客人去收了钱。

    小叔和宁韵秋的事说的差不多了,奶奶自打见过了宁韵秋后,那是一百个满意,要不是小叔拦着,怕是第二天就找了媒人去说媒。

    这不,小叔跟奶奶说了,等家里的房子盖的差不多了,再跟宁韵秋去提亲,到时候把她们姐弟都接了来新屋子里住。

    这样,杏儿没少打趣小叔,说小叔这亲还没说成呢,就这么为媳妇的妹妹和弟弟着想了,要接他们来住他的新房子。

    “杏儿,来一碗凉面。”

    杏儿听到有人喊,转身一瞧,是吴六婶的大弟弟,一直帮着吴六叔磨豆腐的。

    “噫,叔,你咋来镇子上了?”

    杏儿问着,那边宁韵秋已开始拌了碗凉面给杏儿,杏儿端了过来。

    “我来卖油豆腐的,我们买了伍家姑娘作坊里榨的油,炸了些油豆腐到镇子上来卖,这不,没一会儿全卖完了,我吃碗面就赶紧回去,帮我姐夫姐姐他们继续磨豆腐。你们这面什么时候卖完啊,咱一起回呗。”

    杏儿笑笑,说:“这早上刚把油条那些卖完,这面才开始卖没多久,要卖完了还得一个多时辰呢,叔你怕是等不了这么长时间。”

    吴六婶的弟弟吃了口凉面咽下去,才说:“哦,那是,那我吃完了就先回了,明天我这油豆腐还得多准备些才是,好多人今天没买到,说是明天要来买的。嗳,你家那个油饼也卖的好,是不是?”

    杏儿点着头,指了一下那儿摆的几个空木盆子,说:“叔,你瞧,那几盆子的面都炸了油饼油条卖完了。”

    “嗯,这油炸的就是好吃,你们村的那个伍家的,真是个能人,我姐说,那小姑娘教给他们做油豆腐、豆皮、豆干什么的,都没跟他们要银子,我姐夫姐姐这感动的啊,都快哭了呢,现在他们这生意越做越好,连带着我们家也沾了光,我小弟在县上卖豆腐脑,每天的生意也不错,吃的人也多。”

    杏儿说:“那可不,如花就是天底下心底最好的姑娘,我家这油条、油饼、土豆盒子也是她教我们做的,你瞧,这第一天的生意就这么好,以后我家的生意会越来越好的,就和吴六叔家一样,嘻嘻。”

    “哎,杏儿,你听说了吗?上次伍家被冤枉在豆腐乳里下毒的事,那个说瞎话毒杀了自己老婆的那个男人,他不是在牢里死了?我听人说,他是受福惠居酒楼的老板指使的,就是因为伍家没答应把做豆腐乳和什么粉条那些方子卖给他,所以他就指使那个人诬告伍家,事情没成之后,怕那个人把他们供出去,他就花钱叫那人的亲哥哥把那个人给害死在牢里了。我听人们议论说,现在这事在走商的人中间传的都知道了,好些人都不跟他家做生意了,就怕他也使坏的再害人呢。”

    杏儿惊讶极了,“真的?真是那福惠居酒楼的老板指使的人害如花家的?这个混蛋,他家的菜方子都是如花教给他们的,他们酒楼的面条和松花蛋、粉条什么的,也都是如花给他们供的货,他咋能这样呢?真是狼心狗肺。”

    “嗯,这事应当是真的,我小弟听县里的人都议论呢,还说衙门里都接到伍家的状纸了,说是告这个人唆使那个杀妻的人诬告伍家,伍家要向那人讨个公道。”

    “呀,真的?嗯,告的好,如花他们一定要告,把这个坏蛋抓起来,不让他再害人,叔,你说是不是?”

    “就是,大家做生意的,哪里就因为别人的方子不卖给你,你就去害人的,他这还害了一条人命呢,是该抓到牢里去,让他吃吃苦头,看他还能害谁。”

    彭田县尚府。

    尚太太“啪”地把手里的茶盅扔在地上,茶盅碎裂成一片一片的,管家低垂着头。

    “告我们?凭什么告我们?老爷根本没做过这种事,他们就凭那些无中生有的人造的谣,就能到官府衙门去告我们?这衙门都是蠢的吗?这样也就接了状纸?”

    管家微抬了下眼眸,看太太气的面红耳赤的,身子都在发抖,管家真是心焦,老爷正巧在不家里,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太太只知道生气发脾气,却不想着怎么去疏通。

    硬着头皮,管家上前一步,对尚太太说:“太太,伍家递了状纸,县衙确实是收了,因为咱家老爷此时不在府中,所以县衙的人就回禀了县令大人,县令大人说会传其他相关的人去问问话,待老爷回来后,就和伍家当堂对质。”

    尚太太绞着手里的帕子,说:“老爷何时回来?你派人快去给老爷报个信啊。你说老爷也真是的,这突然怎么就想起要去京城了,还带了舒雯去,哎,管家,你知道他带表小姐去京城是干嘛?”

    管家摇摇头,“太太,老爷没跟小的说啊,只说是有些生意要谈,表小姐丧了双亲,心情不好,带表小姐上京城散散心。”

    尚太太一拍桌子,“心情不好,带着去京城散心,我这也心情不好,他怎么不知道带我和两个孩子也去京城散散心的。借口,一定是骗我们的。”

    管家一阵冒冷汗,看尚太太发了一阵牢骚后,才小心地说:“太太,当务之急,是要赶紧把谣言压下来,这几家铺子的掌柜都来报,说这谣言一出,生意冷清了不少,好多家供货的商家都不好好给咱们供货了。还有镇子上和县上的酒楼,伍家已停了供货,现在客人都没了,没有松花蛋,没有粉条,没有牛肉酱,这好些菜都出不了,刘掌柜和许掌柜都急的不行。”

    “你跟我说,我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做生意,你叫我压制那些谣言,我能把所有人的嘴都堵上吗?这可怎么办呢?你倒是给出个主意呀。”

    尚太太急地站起来,指着管家就让他出主意。

    管家一脑门的汗,想了想,“太太,小的觉得你还是去找找伍夫人,听说那位夫人是个脾性绵弱的,你跟她说说,这事跟咱们没关系,请她给她家老爷说,撤了递到衙门的状纸。她家一撤状纸,那这谣言就不攻自破。我再找找各个店的掌柜们,叫他们找些人,去查查这谣言到底是谁传出来的,若是能捉了这个传谣言的,咱就送去官府,给咱们一个清白。咱们做这些事的同时,就等老爷能早点回来。”

    尚太太已是六神无主了,听了管家的建议,觉得这么办也好,拖一些时间,只要相公回来了,那事情就好办了。

    “行,你快些下帖子给伍夫人,请她来,我跟她说。”

    管家抚了抚额,说道:“太太,伍夫人是六品夫人,她是有品级的人,咱们现在要求人家,最好太太还是亲自上门求见的好。”

    尚太太一愣,眼里闪过一丝鄙夷,想到如今的局面,只好说:“好吧,那就递个拜帖,我明日就去她家拜访。是不是还得准备些礼品带上?”

    管家点头,“这个小的去办,太太只管想好明日怎么跟伍夫人说。”

    “行啦,你下去吧,我想想。”

    管家把拜帖亲自送去了伍家,可柳氏身边的丫头出来回话说:“我们夫人明日要去别家赴宴,怕是无法接待你家太太。”

    管家忙问:“是去县上哪家赴宴啊?我家太太说不定也认识,到时候可以和夫人一起去。”

    袁琦笑了笑,说:“不是县上的,是在邻村的一户农家,给他们小孩过百日去,怕是你家太太不认识,和我家夫人走不到一道去。”

    管家一愣,忙掩饰了一下心里的恼怒,他家太太亲自上门拜访居然比不上一个农户家的小娃儿过百日的重要。

    可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管家忍着怒意,勉强地笑了笑,说:“如此,那我家太太后日来拜访夫人,麻烦这位姑娘给夫人禀报一声,请后日一定在府上等我家太太。”

    袁琦收了笑,对管家说:“我家夫人事情太多,后日能否专程等着你家太太来见,未可知。再说了,你家如此诬蔑我家夫人和老爷,我家老爷已递了状纸,这个时候,你家太太来我家求见,怕是不好吧,被人说道起来,恐有碍于衙门调查案件。请你转告你家太太,上门求见就不必了,一切等咱们公堂上见了再说。请便。”

    说完袁琦转身回了院子,留下羞恼难堪的尚府管家,好半晌顺过气来,才恨恨地上了马车回了县里。

    袁琦进了屋,如花抬起头来,“都说了?”

    “是,都按小姐吩咐的说了,把那个管家气的够呛。”

    “嗯,哑巴亏也该他们尚家尝尝了。”

    袁琦笑了笑,看如花在那儿用黄瓜片敷脸,这几日下地干活,可是晒黑了不少。

    ------题外话------

    感谢送鲜花的:爱琴海的眼泪。

    感谢送月票的:1887488、hairuili。

    谢谢支持。

    有票票的给阳光啊,长期约票,呵呵。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