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O七章 姐真的是很忙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r />     他的话一说完,那个鳏夫顿时就惊张了起来,他同样的也被村里的人视为不祥的人,那他是不是就没有干这个活的机会了。

    “哦?”如花诧异地看着这姓刘的孤儿,没想到他会是因为这个而犹豫不决。

    “那你呢?你想要问什么?”如花问三兄弟里的老三。

    老三看看大哥,又看看二哥,说:“采石头是个需要力气的活计,你别看我长的和我两个哥哥差不多,可我是我们三兄弟里最没气力的一个,要是让我去采石头,我恐怕完成不了你给定的采石头的量。那样,恐怕我辛苦一个月,扣去那些没完成的量,我拿不到工钱,就,就白干了。”

    “呵呵,你这账倒算的精。”如花被这老三给逗笑了。

    笑了两声,如花才对那个孤儿说:“我找的是干活的人,不是找去赌博的人,要运气好手气好的。只要你愿意,我不介意村里人怎么说。你也一样,不必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看。”

    后面的一句话是对那个紧张的鳏夫说的。

    然后,如花转向三兄弟里的老三,说道:“至于你嘛,因为你的情况特殊,那我就特殊对待,不给你定采石头的量,只给你定任务,三个月内必须学会找准我需要采的石头的位置,就算你过关了,你能采多少就采多少。”

    略停顿了一下,如花说:“你们几个也一样,如果能学到找准石头的位置,学会看采的石头的成色,你们也不必定什么采石量,能采多少就采多少,工钱照发。”

    如花心想:本来就是叫你们学这找碧玺开采点的本事的,这还没说呢,就有人跳出来了,正好,这样,她还给他们卖了个好,相信他们会欣然接受并感激她的。

    果然,五人都欣喜地纷纷表示,同意签协议,并当场在如花和刘大他们的见证下,和刘二月、刘三月一起,拜了刘二为师,行了磕头礼。

    “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希望你们尊师重道,虚心好学。”如花在礼成后,替刘二说了几句,七人再次向刘二磕了头。

    齐声说道:“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我们必定尊师重道,虚心好学。”

    最后,如花还是把睿郡王给搬了出来,暗示着这采石的事是机密,事关睿郡王,一下子就把这五人给震住了,纷纷表示,一定守口如瓶,不敢私藏采到的石头。

    至于刘家的四人,早就听如花提过睿郡王,也都已向如花表示过,他们会守着秘密,不说出去,否则,触怒了睿郡王,那就是杀头的罪。

    在他们的心目中,睿郡王可是神一样的人物。

    如花很满意,给刘二选好了徒弟,又签了包括刘大、刘二、刘二月、刘三月及这五个人的共九份雇工协议后,如花就带着郑斌他们回了县里。

    回去后,如花又拿着笔,一阵画画写写的,一直忙活到吃饭。

    和郑斌他们三人吃了饭,如花就对郑斌说:“郑叔,我想留你在这儿盯着这边的开垦和建房这些事务。”

    郑斌听了,立即就说:“行啊,小姐吩咐,我照做。”

    如花很是欣慰,于是拉着郑斌,把她写好的计划和画好的图给郑斌看,又细细地跟郑斌商量了,从哪里先开始,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最后,如花把她画的一些农具的图样和手推车的图样给了郑斌,吩咐他多找几个铁匠、木匠,去打造,这些图都是分解的,只有一张是完整的图样,如花给郑斌讲了下怎样安装、组装,郑斌听不明白的又问了很多问题后,才算是基本弄清楚了。

    “要买耕牛,要招工,要找工匠建房,要买种子,要春播。事情很多,郑叔,就辛苦你了。找工匠建房的事你可以先缓缓,种子这些的我会去买,到时候给你送过来。我给你先留五百两银子,到时候我把大吴村那边的事安排好后,我抽时间再过来一趟,一是给你送种子,二是看能不能带几个工匠过来,用我那儿的新材料给你这儿建房子。”

    “你在这儿要长待,我看你干脆先借住到村长家里去,有许多事需要村长去办,你也好就近和他商量。到时候在选好的地方把房子建起来了,你再搬到新房里去住。有解决不了的事,你就去找薛县令,相信他看在沈公子和睿郡王的面子上,也会帮你的。”

    郑斌听如花说着,就不停地点着头。

    然后,如花又看向郑海,跟他说:“我问你的那样东西,你确定你知道是什么?”

    郑海说:“我知道的小姐,那东西在沿海的村子里常见,都是小孩子用来弹珠子玩的。我小时候常玩,那东西里从蚌壳里弄出来的。”

    如花点头,说:“那好,我也先给你五百两银子,你带着袁宏,你们两个去给我收那个珠子。记住,越大越圆润光泽度好的,是最好的。有多少收多少,注意安全,给你们一个月的时间,二月二十前一定要回到大吴村来。”

    郑海和袁宏答应了,几人又合计了一些具体的事宜,很晚的时候才休息了。

    第二天,把郑斌留在了县里,如花给他买了一匹马,方便他出行,郑斌便先去找铁匠和木匠,去订做那几样东西。

    而袁宏则赶着驴车,带如花和郑海回了常山县,到了客栈后,和奶娘她们汇合,袁宏和郑海先跑了一趟去往彭田县的商队,雇了几十辆牛车,到了王老虎的煤矿,找华管事,把那些煤粉煤炭渣子都装了牛车。交给商队,叫他们送往大吴村。

    然后,两人就一起雇了辆马车去离这儿最近的邻海的村子。

    如花带着袁琦和奶娘孟氏母女及舒雯、郑洋,由袁琦赶着驴车,离开了常山县回家。

    先到庆丰镇,住了一晚,第二天继续赶路,路过彭田县时,如花叫袁琦赶着驴车直接把舒雯送到她舅舅家,而她想带着奶娘和郑雪、郑洋去丽人坊铺子。

    舒雯本以为如花会亲自送她去她舅舅家的,没想到如花带着孟氏和郑雪、郑洋下了车,叫袁琦送了她走。

    舒雯想着和孟氏她们再多说几句话,可袁琦已赶了车,舒雯只好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对着孟氏和郑雪依依不舍地挥手告别,喊着:“郑婶、雪儿、小洋,我会去看你们的,伍小姐,我会叫舅舅向你道谢的。”

    郑雪挥着手,看驴车走远了,不由地有些舍不得,“娘,舒雯能找到她舅舅吧。”

    “能的,有地址,一定能找到,走吧,小姐还等着呢。”

    三人跟着如花来到了丽人坊铺子,掌柜孟娘子看到如花来了,忙迎了出来,“少东家,你来了。”

    “嗯,来看看。”

    孟娘子带着如花进到后院的偏厅里,这里是她们用来招待女客的地方。

    如花叫奶娘她们母子三人坐下,孟娘子叫伙计端了茶和点心过来。

    如花就说:“你先去忙吧,我们在这儿休息一会儿。”

    孟娘子应了声“是”,就退了下去。

    如花对奶娘孟氏说:“奶娘,以后我就称呼你郑婶吧,郑雪他们几个我就按大小,叫郑海哥,郑雪姐,郑洋哥,对外,就说你是我好朋友的姨母。”

    孟氏点点头,说:“小姐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如花笑着说道:“那以后就不要再叫我小姐了,就叫名字吧。”

    孟氏犹豫了一下,摇了摇头,说:“改不了口,就叫小姐吧,你就说我们一家都是你雇的人,替你好朋友照顾照顾我们的。”

    如花想着奶娘确实也是改不了口了,便点了头同意了。

    几人喝了茶,吃了些点心,等着袁琦。

    如花就问孟氏,“郑婶,我是打算在县上和镇上开个点心铺子的,你们要不就留在县上,我把点心铺子交给你们来打理,你觉得怎么样?”

    孟氏听了,说:“行啊,我和小雪厨艺还都行,可以学着做点心的。”

    如花听了很高兴,说:“那好,我先安排你们住在丽人坊这儿,等我找好了铺子,给你们教会了点心的做法,咱们就开张。”

    “嗯,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如花摇着两只小脚,很高兴,所有的事情都在按她的规划进行,接下来,家里的地也得开始春播了,还有伍立文的春闱,找地方来存放那些运来的石头。还有那些煤粉煤炭渣,也得找地方放。

    袁琦回来了,孟氏见了,便问舒雯找到她舅舅了没。

    “找到了。”

    接着,袁琦一脸不可思议的模样,对如花说:“小姐,你猜舒雯姑娘的舅舅是谁?”

    如花的眼神闪了闪,摇了摇头,说:“不知道。谁啊?你认识?”

    袁琦立刻兴奋地说:“是认识的,小姐你也认识的,舒雯姑娘的舅舅是白老板,就是福惠居酒楼的白老板啊,没想到啊,他们居然是舅舅外甥女的关系,舒雯姑娘有这么一个有钱的舅舅。”

    孟氏和郑雪、郑洋听了,都替舒雯高兴,孟氏说:“好啊,舒雯的舅舅手头宽裕,舒雯也能过的好,到时候孝期满了,再让她舅舅给她找一门好亲事,这孩子也算是苦尽甘来了。”

    如花就问:“舒雯姑娘要守多久的孝啊?”

    孟氏想了一下,说:“舒雯的爹娘是相隔两个月先后没了的,这要算起来的话,她得守六年的孝。”

    如花有些奇怪:“为何是六年,父母几乎同时没的,那不是一起在守孝的,应是三年呀。”

    郑雪说:“舒雯爹娘没了,有个邻居说她脚底子不好,克了爹娘,还好事的找了个算卦的人来给舒雯看了面相算了卦,说她得一个一个的守,三年加三年就是得守六年的孝才成,否则,她爹娘在阴间也不能重新投胎。”

    “哦,还有这样的事。”

    “是啊,所以舒雯在那里也住不下去了,听我们说退了房要离开怀阳镇,她便求着我们,一起离开了。”

    如花想,怪不得上一世,舒雯以十九岁的大龄年纪才进了灏亲王王府,明明是个老姑娘了,却能给蒋丽娴添那么多的堵。这人啊,并不是表面看起来那么温顺的。

    袁琦等着她们几个说完舒雯守孝的事,便对如花说:“小姐,白老板说,改日要亲自到咱们家,向你道谢。”

    如花点点头,叫袁琦去叫了孟娘子过来,这才跟她说了孟氏母子三人要住在铺子里的事,孟娘子答应着,立刻亲自带着人去准备了。

    把孟氏和郑雪、郑洋安排好,如花就又去旁边的伍家铺子和伍家仙粉店去看了看。

    生意都还不错,尤其是是仙粉店的客人,常常要等位置。

    花春生那四个送到这里帮厨的人,如花问了安掌柜,说是都老实勤快,没出过什么差错。

    正和安掌柜说着话,易账房过来了,看到如花,立刻拿了他做的账给如花看。

    “少东家,这是照你的账表记的账,你瞧瞧,有没有错漏的地方。”

    如花翻开看了看,说:“嗯,这是全部的账在这儿,你要是想做细了,也可以把这些东西单一记账,每一样货品独立一个账本,然后每月可以和这个总账对。还有,进账和出账分开,账目就会更清楚。不过,这样工作量就大了,你一个人怕是做不完。”

    易账房听了,不犹豫,反而很高兴地说:“没事,我多做一两个时辰,能完成的,少东家放心,我会照你说的,一一做好的。”

    “哦,那好,你试着做做,要是实在是忙不过来,到时候我再给你找个帮手。”

    易账房摇头,说:“不用找帮手,我能行的,少东家给我这个机会,我会做好的。”

    如花看易账房这个样子,不禁感叹,这古人还真是认真又不计较个人得失,这要换成上一世,工作量如此大,那干的人不得早就会说要加加班费啊、做不完要加人手啊、太累了受剥削啊这样的话。

    “行,你去做吧,有困难别扛着,随时给安掌柜或是给我说都行。”

    “嗯,谢谢少东家。”

    易账房觉得接受这样的工作,是少东家对他的能力的认可,他很乐意每天多干几个时辰,把这些账都记好。

    和袁琦从伍家铺子出来,坐了驴车往大吴村走。

    到了大吴村时,已是傍晚时分,家里的饭菜刚上桌,就见如花从外面进来了。

    一家人喜出望外,围着如花不停地问着她去了这些天,都做了些什么。

    “哎呀,我好饿的,能不能叫我吃完了饭再说。”

    如花一嘟嘴,大家立刻散了,坐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如花这才笑眯眯地去洗了手,一家人吃了饭,赵婶和两个女儿把碗碟都收拾了下去。

    如花这才说:“好啦,现在可以说了,不过,我先问。”

    “爹,你的书温的如何?孙县令以前写的那些东西你都参详了没?策论又没有照我说的,不要写的花团锦簇,要务实,条理清楚,立意明确。还有,地有没有看中的买下来的?”

    伍立文看如花一本正经的,微微地笑了笑,说:“爹有认真温书,孙县令以前的文章我都仔细读过了,爹写的策论有照你说的去写。至于买地的事嘛,还算顺利,村里有三十亩上等地,是邻村徐地主家的,他要卖,村长来说,我就买下来了。”

    如花问:“徐地主?他现在都要到卖地的地步了?”

    伍立文点点头,说:“是啊。”

    志学插话说:“别管那个徐地主了,如花,快,说说你去干啥了?走的那么急,都不等我们回来。十五也没回来和我们一起过节,你在外面有没有买元宵吃啊?看花灯吗?”

    如花点头又摇头,说:“吃了,没看花灯。我去煤矿把小叔编的荆条片推销出去了,签了协议,这几天就要给人家先送五千个过去。哎,小叔这些日子编了多少了,你们知道不?”

    志学想了想,说:“应该够五千个的,我看除了小叔在编,爷爷奶奶、大伯大伯娘、二伯、森堂哥、表哥、苹儿姐、梨儿姐、杏儿姐,他们一大家子都在编呢,那个柴房里都推满了。”

    “哦,那就好。”

    柳氏摸摸如花的头,说:“就去干了这个事,那还待了那么多天,这个时候才回来。”

    如花就说:“没,办完这个事后,又去了喜梅县,大哥和二哥应该记得的,那个卖石头的刘叔,我去他家找了他,把石头都托车马行的拉货的车给拉了来,估计明天就能到。还把那儿产那个石头的六座山和周边的七百五十二亩地买了下来。跟他们签了雇工协议,还安排了那边开荒和春播的事。”

    志曦问:“姐,你干了这么多事啊,买了六座山,七百多亩地,这么多,那得多少人去开荒啊。你忙的过来吗?是不是还要时常跑到那边去,看着那边开荒和春播。”

    如花伸了个懒腰,打了个哈欠,说:“是啊,姐忙的很呢,姐还把煤矿的煤粉煤炭渣都买了来,这一两天就能送到,这边还得找地方放,还要加工。这边的春播也得安排,还有在泉州买的那些番邦的种子,也得选好地了种,这得派专人伺弄。喜梅县那儿的种子我也得从这儿买了给送过去。家里做的咸鸭蛋和松花蛋也该好了,得找买家卖出去。”

    “还有啥事呢?哦,对啦,还有要找工匠,不只是村里要建几个作坊,还有喜梅县的刘家屯村和李家河村也得找工匠去建房建厂。丽人坊作坊里的新品也得赶紧给工人教会,要不参加三月的商品展销会就来不及了。颖州府那边也得把新铺子给买下来,要开伍家铺子和伍家仙粉店的分店。这里镇子上和县上,我也打算开点心铺子。看看,是不是很多事情,姐真的是忙啊,太忙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