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83章 江阴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sp; 康熙三十三年五月下旬,兴夏军近卫师经过三天的激战,攻克了苏州城,苏州城乃是江苏的重镇,江苏巡抚府就在苏州,江苏巡抚郑端负有守土之责,他已经把家人送往江宁,誓死悍卫苏州城,城破后,自焚而死,为我大清献出一片忠心。

    在兴夏军攻克苏州的同时,特战师在江北攻克通州城。

    康熙三十三年六月下旬,张无易率领的江南兴夏军攻克常州府,陈明略率领的北路兴夏军攻克泰州城、盐城,直逼扬州城。

    康熙三十年七月上旬,张无易率领五万兴夏军到达江阴城下,不过,还没有等兴夏军进攻,江阴城就派出人前来投诚,江阴城还是很有名的,最大亮点就是前明江阴县典史阎应元在南明弘光元年、清顺治二年(1645年)率领数万义民在这里誓死抗清,面对二十四万清军铁骑,两百余门重炮,困守孤城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史称江阴八十一日。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终英勇就义,写下绝命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表现了南明百姓的不屈精神。以阎应元的榜样,江阴人一直以来都对清兵敌视,就算不敢敌对,也一直采取不同作态度。历史上,直到乾隆给阎典史在江阴修祠,主动向江阴示好,局面才得以改变。当然,那是很多年以后,现在,江阴人听到兴夏军打过来了,根本用不着动员,就自动投降,他们自发攻入县衙,绑了县令、县丞等官员,出城十里迎接兴夏军。

    张无易进入江阴城第一件事就是去江阴小石湾祭祀阎应元,当年阎应元被清兵杀害,抛尸荒外,据说有一位乡民把他的尸体偷偷背到这里葬下,当时兵荒马乱,又加月黑风高,自然没有留下标记,到底是哪座坟,现在已经搞不清了。所以,张无易只得在这里建了一个衣冠墓,因为年代有点远,阎应元也没有遗物,张无易只得下令寻找。最后,总算找到一件铠甲,据说是阎应元当年抗清时穿的铠甲,是一个老百姓拿出来的,据他说是爷爷留下来的,他爷爷是一个财主,当然见于阎应元的忠义,花大钱从清兵那里偷偷买来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阎应元穿过的铠甲并不重要,重要的则是张无易认定它就是阎应元穿过的。

    有了阎应元的遗物,张无易立即下令为阎应元修建词堂,并题词民族脊梁。同时,在小石湾建立烈士陵园,之后在江苏战死或其他为民而死的烈士会安葬于此。

    张无易在江队为阎应元建祠得到江阴广大民群的拥护,百姓们纷纷要求无偿建造阎应元祠堂和烈士陵园,而那些青壮年却纷纷要求参加兴夏军,为当年战死在江阴的先烈们报仇血恨。

    接下来,张无易率军到达镇江城,开始攻打镇江城。

    镇江是江宁东方的屏障,一旦被攻陷,沿着长江就能长直达江宁城。所以,清兵在这里布下重兵,希望能把兴夏军阻挡在这里,为南下的朝庭增援军赢得时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