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96章 助力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有的人早已习惯去质疑一切东西,任何不妥的地方都会让他们集中火力去攻击,然后无限放大。

    “是不是转基因我不知道,但长青农庄的确是廉城食客最向往的地方,我去哪里钓过鱼,最经济的钓鱼快餐是30元,第一次吃咬断舌头都不知道。”

    “长青水库巨物很多,大毛老师就曾钓过巨物,的确是钓鱼人的天堂。”

    “长青树稻种植的地方我去过,树下还养着许多王八,没有看李老板喂过任何食物之类,环境挺好的,说有毒我真不相信。”

    曾经到过长青农庄的人也纷纷出来解释,大多是廉城的网民,尤其是到过水库钓鱼的钓友,虽然开始也被媒体忽悠,但现在他们纷纷自行站在长青农庄身后,给予了鼎力的支持。

    这些最真实的回馈,有时候甚至比媒体一本正经的描述更有说服力,不少人因此对长青农庄怀揣期待,如果有合适的机会,真得要亲自过去看看。

    质疑依然还有,但舆论基本已经控制住,原本义愤填膺的人,大多回到观望态度,而且多数人都记住长青农庄这个好记的名字,还有一部分人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兴趣。

    但事情仍未是完结,闹了这么久,一直都是网友在争吵,官方则只有南粤会所发表了一些让人以为庇护的声明,官方的调查结果如何、态度如何,才是决定长青农庄的最终走向。

    长青树稻从开始的吹捧到质疑,从质疑反转到现在的状态,但也随时可能又一次发生反转,官方的态度是非常关键的一环。

    忐忑吗?

    李境当然不安,长青树稻他虽然自信满满,但官方对这一新事物的态度如何,他心里却是没有底。好在舆论已经基本控制,否则几千万网友质疑下来,以官方一贯的尿性,估计八成是要杀死长青树稻。

    坐等结果?

    当然不能,李境要占据更多的主动,所以马上让孔祥硕院士向农科院申请举办一次研讨会,邀请领域里的专家过来实地调研。这是一次非常官方的会议,由接待办正式接待,无需李境支付任何接待费用,他反而需要避嫌。

    其实太多的人对这个长青树稻产生兴趣,专家毕竟有些知识,不似吃瓜群众那般无聊的认为长青树稻是什么转基因。

    现在一听农科院在廉城举办长青树稻的研讨会,所有人都踊跃报名,不乏领域里的大拿。原本预估二十人的规模,最后硬生生被提高至五十位专家的大规模考察团。哪怕如此,还有不少人自费过来。

    次日早上,陈婕兴冲冲的跑进来通知李境:“老板,央视新闻的两个记者说是要采访你,有录像机!”

    昨天央视的记者其实也来了,但他们态度更为谨慎,只做了一些不咸不淡的文字图片报道。他们当然清楚,长青树稻不仅仅是一个民生问题,已经涉及到政治方面,态度非常紧要。

    “是吗?快带我过去。”正在纸上写写画画的李境眼睛猛的一亮,跟着陈婕快步走了出去。

    李境先是与他们二人认识一下,简单商议一下后,他们提出要把录制背景放在树稻田里,说这样更有真实性,李境当然答应。

    他们先是录制了一些素材,一个是长青树稻的生长情况,还特别留意到田里的甲鱼,拍摄时还向李境提问:“这些甲鱼你都喂食什么?”

    “没有喂养任何食物,整个养殖场都是野生环境的形态。”李境回答。

    “那它们吃的是什么?”记者不明白。

    “首先是小黄鳝,这是它们主要的食物。”李境说着还卷起裤脚下到田里,随便扒了几下淤泥,马上看到一条金黄色的黄鳝。好粗大的一条,长得漂亮,准确让摄像机拍摄到。

    “好大的黄鳝,长得也挺干净的。”女记者惊叫道。

    “当然,这里的环境非常好。”李境颔首。

    “但全吃小黄鳝它们也吃不饱吧?刚才我看那黄鳝跑得很快。”女记者又问。

    “长青树稻田的生态非常好,吸引了大量的小鸟、青蛙、中华水蛇这些进来生长繁衍,还有各种昆虫就是甲鱼最好的食物。你们可以看看,这棵树上就有一个鸟巢。”李境指示道。

    “对,刚才我还看到小鸟从这飞了出去。还有,地上有很多中华水蛇,他们告诉我廉城本地叫做泥蛇,外界野生的已经非常少,但这里竟然随处可见,可见这里环境保护非常不错。”女记者的观察力倒是出色。

    “对了李先生,说到这我倒是有一问,你不施药吗?如果施药,田里的甲鱼、黄鳝这些都会中毒的吧?”女记者突然不动声色问。

    “现阶段不用施放农药。”李境没反应过来。

    “所以有网友质疑,你是不是对长青树稻添加了什么基因进去,才不会有虫灾发生?”女记者眼睛闪闪的看着李境。她这次来当然不全是帮李境的,追查真相是所有记者的尿性。

    李境微微一愣,才明白对方一直在给他下套,然后却笑说:“这个问题其实有些业余,长青树稻是一个新的品种,还没有衍生特有的害虫,所以才没必要每季都打药几次。但再过几年,不排除长青树稻会有虫害发生,这些都是我们需要注意的。但近年的确是树稻种植的黄金时间。”

    “原来是这样。”女记者才恍然大悟,不好意思冲李境一笑后正色道:“那言归正传,请李先生给我们全面的介绍一下长青树稻,它都有哪些特性?”

    李境甚至不用思考,张嘴就介绍:“长青树稻的特点有很多,但这里无法一一描述,我主要说以下几点。”

    “首先是高产,首季稻树生长不够壮大,平均亩产就已经达到782斤,这是一个非常高的数字。所以我大胆预测,树稻一旦长成,最高产量至少能达到三千斤的标准,这绝不是我夸大其词。”李境还出示了手机里的一些图片。

    女记者眼前一亮忙问:“这是树稻成熟时的细节图片,网上都没有,李先生能不能传我一些?”

    “当然。”李境慷慨同意,随后才接着说:“第一个优点是米质卓越。晶莹剔透很美观,重要是味道极好,这点你们昨晚也已经吃过。”

    “长青树稻口感的确很好,是我吃过最好的米。”女记者想起昨晚的失态还是有些不好意思,一个女孩却毫无吃相,幸好没人拍到。

    (未完待续。)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